LED專利最多,同時也是LED技術最頂尖的日本科大廠日亞化學(Nichia)在2010年9月13日,於東德州地方法院控告美國Wilmar公司,涉嫌侵犯其四項專利,這四項專利為同名專利,皆涉及日亞化學最擅長的發光元件,用於次世代的發光裝置如LED或是其他半導體製程的電子式發光裝置。
本案系爭專利四項,其中US5,998,925 與US7,531,960是有關白光LED (white LEDs)技術,另外US5,652,434 與US6,093,965則有關於LED晶片(LED chips)專利。
本案被告Wilmar公司,1971年成立於華盛頓州西雅圖的批發商。這次,Wilmar因進口侵權的發光燈具組而遭到控告,其實這不是第一個案例,就在幾天前,台灣廠商燦坤在日本子公司也被日亞化學控告侵犯其四項專利(並非與Wilmar此案件同專利),然而燦坤同Wilmar都是批發或是貿易商,並不是真正的製造商。
據2010年9月6日日亞化學控告燦坤日本(Tsannkuen Japan),在東京地方法院提起4件假處分 (Provisional injunction)要求停止侵害日亞化所擁有的專利權,指稱非法授權銷售LED燈泡,侵犯日亞化的四項專利白光LED。
燦坤日本是燦星網通股份有限公司的日本子公司。針對本案燦坤發佈新聞稿表示,銷售日本的LED燈泡所使用之晶片皆為美商Cree晶片無專利侵權疑慮,而Cree與日亞化有專利交互授權關係,且使用知名日商豐田合成(TG)合法授權之白光轉換專利。認為合法使用Cree晶片及TG之技術來源,應無專利侵權疑慮。
自從LED(發光二極體)由日亞化學發明以來,日亞化學一直都處於LED的領導地位,雖然隨著LED的核心專利陸續將到期,而且其他廠商也一直在追趕日亞化學的技術,但在先進的效能的LED上,日亞化學還是居於領導地位。
在傳統的照明市場,大者恆大是常態現象,而新一波的次世代照明戰爭,似乎有產業重新洗牌現象,不管是德國的歐斯朗(Osram)或荷蘭的菲利浦(PHILIPS),其在LED照明燈具雖然有一定的地位,但也有更多的小品牌開始慢慢的冒出頭。所以,一般以商業行銷的手段之外,更透過專利的手段來抑制競爭對手也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方法。但不變的是,誰的專利技術強,誰就有主導權。(753字;表1)
表一、專利訴訟案件基本資料: Nichia控告 Wilmar等
訴訟名稱
|
Nichia Corporation v. Tsannkuen Japan
|
Nichia Corporation v. Wilmar Corporation
|
提告日期
|
2010 年 9 月6 日
|
2010 年 9 月 13 日
|
原告
|
Nichia Corporation
|
Nichia Corporation
|
被告
|
Tsannkuen Japan (燦坤)
|
Wilmar Corporation
|
案號
|
|
2:10-cv-358
|
訴訟法院
|
Tokyo District Court
|
Texas Eastern District Court
|
系爭專利
|
JP3724498、JP3995011、JP4109297、JP4530094
|
US5,998,925、US7,531,960、US5,652,434、US6,093,965
|
訴狀下載
|
|

|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 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