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2日,美國生物科技公司AntiCancer對生醫檢測設備商Berthold
Technologies德國母公司與美國分公司以及其他一百名被告提出侵權訴訟;另於同年12月08日,AntiCancer再對CellSight
Technologies,
Inc.及其他五十名被告提出侵權訴訟並已進行證據資料保全的動作;目前此二件訴訟案由美國加州南部聯邦地方法院負責調查審理。
本案系爭專利為US6,649,159與US6,759,038,所有權
人為AntiCancer, Inc.公司,專利涉及分別為全身外部影像基因表現分析(gene
expression)相關技術(US6,649,159)與原位癌轉移(Progression of metastasis of a
primary tumor) 追蹤的相關方法(US6,759,038)。
相關案件還有,同年(2010) 12月06日,法商Mauna Kea
Technologies採取主動攻勢先向AntiCancer提出專利無效及未侵權的確認之訴,目前全案由美國賓州東部聯邦地方法院負責調查審理。此案
系爭專利為US6,232,523、US6,235,967、US6,235,968、US6,251,384、US6,649,159、
US6,759,038與US6,905,831等七項生醫檢測技術。
其實,早於2006年01月AntiCancer先以信函告知Mauna
Kea關於”CellVizio”影像設備專利侵權之問題,之後AntiCancer委託律師與Mauna
Kea進行侵權問題之連絡與討論,但是最終兩造未能達成共識,而由Mauna
Kea採主動出擊來對AntiCancer提出專利無效及未侵權的確認之訴。
AntiCancer公司成立於1984年,營運總部設於加州,主要業務為生物科技相關設備與服務,擁有世界各國數十項專利及產品註冊商標。
Berthold Technologies公司成立於1949年,總公司設於德國Bad Wildbad,主要營業項目為工業程序控制、輻射防護設備與生物分析儀器三項。
CellSight
Technologies公司成立於加州舊金山,主要提供細胞動力與基因表現分析相關的生物科技服務。 Mauna Kea
Technologies公司成立於2000年,總公司設於法國巴黎,業務內容為提供生物科技相關儀器與服務,主要產品是共焦式雷射內視鏡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及周邊設備;並將產品註冊成為商標。
隨著先進電子與生技醫療的結合,提升醫療品質外,同時也讓醫療電子產業進入市場競爭的白熱化階段。日後,有關醫療電子技術的專利訴訟將趨多。(650字;表1)
表一、專利訴訟案件基本資料:AntiCancer與生醫檢測設備廠商之爭
訴訟名稱 |
AntiCancer, Inc. v. Berthold Technologies U.S.A., LLC et al |
AntiCancer, Inc. v. CellSight Technologies, Inc. et al |
Mauna Kea Technologies, Inc. et al v. AntiCancer, Inc. |
提告日期 |
2010年11月12日 |
2010年12月08日 |
2010年12月06日 |
原告 |
AntiCancer, Inc. |
AntiCancer, Inc. |
Mauna Kea Technologies, Inc.
Mauna Kea Technologies |
被告 |
Berthold Technologies U.S.A., LLC
Berthold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DOES 1-100 |
CellSight Technologies, Inc.
DOES 1-50 |
AntiCancer, Inc. |
案號 |
3:10-cv-02343-JAH -JMA |
3:10-cv-02515-MMA-BLM |
2:10-cv-07081-SD |
訴訟法院 |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 |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 |
THE EASTERN DISTRICT OF PENNSYLVANIA |
系爭專利 |
US6,649,159、US6,759,038 |
US6,649,159、US6,759,038 |
US6,232,523、US6,235,967、US6,235,968、US6,251,384、US6,649,159、US6,759,038、US6,905,831 |
訴訟性質 |
侵權訴訟 |
侵權訴訟 |
確認之訴 |
訴狀下載 |

|

|

|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