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力抗加拿大專利控股公司Mosaid,ARM主動提出專利無效之訴

關鍵字:MosaidARMMosaidLSI處理器半導體確認之訴
瀏覽次數:94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 Joy 發表於 2011年8月2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2011年8月5日,來自英國劍橋的核心處理器製造商ARM由於長期受到加拿大專利控股公司Mosaid的專利侵權指控,因此主動向法院提出Mosaid所持有的7項專利無效之訴,全案將由加州北部聯邦地院負責審理調查。

本次的7項系爭專利編號為US5,577,230、US5,724,505、US5,958,036、US6,141,762、US6,256,725、US7,051,306以及US7,415,680,其中除了專利306以及專利680為Mosaid本身所擁有之外,其餘5項專利均來自以製造半導體產品聞名的LSI,專利本身主要為處理器設計相關,包含電源控制管理以及處理序列決定等技術。

根據ARM訴狀指稱,過去兩年來Mosaid不斷地向ARM及其子公司指控處理器產品的專利侵權行為,甚至還進而向ARM的客戶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和NVIDIA等廠商進行脅迫,因此在不堪其擾下憤而提出專利無效之訴。

事實上,Mosaid過去在無線網路和處理器等相關專利訴訟活動上表現出相當活躍與強勢,以專利授權業務為主要營利手段,2010年總營收達7700萬美金。受到全球併購風潮,尤其擁有大批智財專利資產的控股公司更是身價高漲,最近,傳聞加拿大另一家大型專利控股公司WI-LAN打算以市場溢價30%的價格收購Mosaid,使得Mosaid股價爆漲至40美元是10年最高點。如果雙方可以在合併議題上達成共識,未來勢必會對各科技大廠造成不小壓力。

ARM公司被商業週刊比喻為『只賣腦袋,不賣晶片』的晶片設計公司,也是全球手機晶片的霸主,全世界95%的手機,都要向它繳交專利費。1991年成立於英國劍橋,主要出售晶片設計技術的授權,遍及工業控制、消費類電子產品、通信系統、網絡系統、無線系統等各類產品市場。ARM處理器的三大特點是:耗電少功能強、16位/32位雙指令集和眾多合作夥伴。2011年6月2日,台北國際電腦展上,微軟公佈下一世代最新的作業系統Win8,將支援微處理器業者ARM的平臺。

去年(2010年)6月蘋果(Apple)的80億美金報價雖然遭到拒絕,但也可以看出ARM的產品實力與潛力。2010年繪圖晶片大廠NVIDIA採用ARM架構將CPU加入GPU 打造次世代處理器。今年(2011)8月初新聞,傳出蘋果將在2012年把Mac OS與iOS統合成單一的一套系統,且在更新一代的MBA使用訂製的A6處理器,並且可能在2016年正式在ARM 64位元架構推出後,全面導入ARM架構。

ARM 與Mosaid雙方的專利訴訟之爭,也可說是專利實力大廠與專利授權公司對決大戰,結果如何將牽涉眾多產品供應鏈生態,還有影響所謂專利授權公司(NPEs)或是專利流氓的生存模式。(811字;表1)

 

圖一、Mosid年總營收

pclass_11_A205a.gif

表一、專利訴訟案件基本資料:ARM提起專利無效之訴

 

訴訟名稱 ARM Ltd. et al v. MOSAID Technologies, Inc. ARM Ltd. et al v. MOSAID Technologies, Inc.
提告日期 2012年1月9日 2011年8月5日
原告
  1. ARM Ltd.
  2. ARM, Inc.
  1. ARM Ltd.
  2. ARM, Inc.
被告 MOSAID Technologies, Inc. MOSAID Technologies, Inc.
案號 6:12-cv-00008 4:2011cv03869
訴訟法院 The Eastern District of Texas THE NORTHERN DISTRICT OF CALIFONIA
系爭專利 US5,577,230、US5,724,505、US5,958,036、US6,141,762、US6,256,725、US7,051,306、US7,415,680 US5,577,230、US5,724,505、US5,958,036、US6,141,762、US6,256,725、US7,051,306、US7,415,680
訴狀下載 法院移轉自[4:2011cv03869] download.gif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1/08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