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歐盟47項關鍵原物料戰略專案啟動,加速自給自足與供應鏈多元化

瀏覽次數:157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佈於 2025年3月2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歐盟47項關鍵原物料戰略專案啟動,加速自給自足與供應鏈多元化

面對鋰、鎳、稀土等關鍵原料供應嚴重仰賴中國的現況,歐盟正式公布47項戰略專案清單,標誌《關鍵原物料法案》(CRMA)邁入實質推動階段。這些專案橫跨13個成員國,旨在強化在地的開採、加工與回收能力,對抗來自中國的供應鏈壟斷壓力,實現綠色與數位轉型的戰略資源自主。

CRMA訂下三項宏大目標:到2030年前,歐盟需能自行開採10%、加工40%,並回收25%的關鍵原料需求。同時,避免任一戰略原物料過度仰賴單一第三國供應超過65%。目前歐洲在部分金屬幾乎全依賴中國供應,如97%鎂與稀土重金屬處理皆源自中國,亟需突破依賴現況。

此次入選的47個戰略項目中,有22項聚焦鋰資源,緊接著為石墨(11項)、鎳(12項)、鈷(10項)與錳(7項)。這些項目多數支援電池供應鏈,有助於歐洲本土電動車與儲能產業的永續發展,也成為能源安全與競爭力提升的關鍵支撐。

過往歐洲礦產或再生資源計畫常因環評與行政流程延宕多年,導致重大綠色基礎建設卡關。為打破瓶頸,CRMA要求戰略項目必須在27個月(開採)與15個月(加工/回收)內取得所有審核,並視為「符合公共利益」,加速整體進度,追趕美國《通膨削減法》下的國內採礦投資風潮。

儘管歐盟無法達到完全原物料自給自足,CRMA仍強調要與「可信賴的第三國」建立互利關係,如非洲與南美的新興市場。此舉既為地緣政治去風險策略,也展現出全球關鍵原料供應鏈的地利移動,在中俄與歐美陣營之間形成明顯分界。

除新建項目外,歐盟要求各國重新評估過往廢棄礦場與礦渣池,尋找可再利用資源。這類策略已幫助美國補足碲與釤的供應缺口。歐洲亦期望藉此在不擴大環境破壞前提下,提升在地金屬產出,符合ESG永續治理標準。

CRMA另提議建立歐盟層級的關鍵金屬共同採購平台,類似能源集體採購制度,並鼓勵成員國報告並建立戰略儲備。與美中韓已有儲備體系相比,歐洲目前尚屬空白,急需加速補強此一戰略防線,因應未來潛在的供應中斷。

儘管列為戰略專案,但部分項目如葡萄牙Barroso鋰礦、羅馬尼亞Rovina金銅礦等,長年遭到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反對。歐盟如何在「綠色轉型」與「環境正義」之間取得平衡,恐成執行過程中最大的社會與政治挑戰。

多家企業視此次認證為資金、合作與市場進一步開拓的重要跳板。如Savannah Resources將於2027年在葡萄牙實現鋰礦投產,足供100萬輛電動車電池所需;瑞典Talga則計劃將石墨產能商轉,支援歐洲電池生態系。

47項戰略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225億歐元,歐盟將透過歐洲投資銀行、歐洲重建與發展銀行等提供信貸擔保,吸引民間資本共襄盛舉。

歐盟預計在今年夏季結束前展開下一輪戰略專案申請,未來也將納入境外項目,確保全球供應多元化。原料清單亦將定期更新,以反映市場變化與技術需求,持續強化歐洲原物料韌性。

CRMA不僅是資源政策,更是地緣經濟戰略的具體展現。在中俄供應風險升高下,歐盟試圖與美國形成跨大西洋金屬聯盟,如同一個資源版的「北約」。唯有制度靈活、科技創新與社會共識並進,歐洲才能真正掌握自身能源與產業轉型的命脈。(1178字;圖1)


參考資料:
Column: Europe turbo charges its critical minerals drive. Mining.Com. 2025/03/24.
EU selects 47 strategic projects to secure critical minerals access. Mining.Com. 2025/03/25.
Commission selects 47 Strategic Projects to secure and diversify access to raw materials in the EU. European Commission. 2025/03/25.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