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上路,半導體產業面臨終端產品需求減弱,以及即將出爐的晶片關稅計畫的影響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友子 發表於 2025年4月7日

圖、對等關稅上路,半導體產業面臨終端產品需求減弱,以及即將出爐的晶片關稅計畫的影響
2025年4月2日川普總統免除了半導體的對等關稅,但這一情勢可能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未來一個月之內,美國政府仍將針對晶片產業提出針對性版本的對等關稅政策。
美國於2024年的直接晶片進口總額約為820億美元,而且是免稅的。但大多數晶片進口其實都是間接性進口的。因為晶片通常在美國以外的地區生產,再進行封裝並裝入運往全球各地的電子產品中。如今這些電子產品將於4月2日開始被徵收高額對等關稅。這一過程將給晶片產業帶來很大衝擊。
例如:任天堂已宣布推遲在美國預訂Switch 2,同時評估關稅的潛在影響。而「先買後付」的新創公司Klarna於4月4日宣布推遲了計劃中的IPO,以評估關稅帶來的影響。
根據Bernstein Research公司分析,美國2024年進口了約5,210億美元的機械設備、4,780億美元的電子產品和3,860億美元的汽車。這些東西往往含有大量晶片,如果消費者因為價格上漲而減少購買,晶片銷售量就會下降。這最終將導致晶片製造商的營收和成長率下降,這就是對晶片產業的衝擊。
其實,川普總統的對等關稅目的就是期望全球公司可以到美國設廠投資,增加美國工作機會且提高競爭力。台積電是主要的晶片製造商之一,為輝達和蘋果等公司生產晶片產品,該公司已承諾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在美國開設生產和研發設施,但擴大規模需要很長時間。Wedbush Securities估計,蘋果本身仍需要花費三年時間和200億美元才能將10%的製造業務轉移到美國。這就是現在根本的問題。
Wolfe Research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晶片製造商及其客戶預計電子產品價格上漲會導致消費需求下降,供應鏈中可能會出現一波訂單取消潮。這與2020年新冠疫情封鎖期間發生的情況類似。
也就是說,消費性電子產品可能會受到最嚴重的打擊,而且關稅也將增加輝達備受追捧的AI伺服器的成本。這可能引發晶片產業第二季獲利預期的質疑。
即使尚未有任何晶片公司發布獲利預警,這也反映出影響程度尚不確定。為了抑制這種影響,一般相信晶片產業可能會嘗試與川普政府進行談判,以降低最受影響領域的關稅,或免除更多使用晶片的電子產品和其他產品的關稅。可是川普總統的不確定性以及不同的思考邏輯,不一定會按照美國晶片廠商的建議的方向行走。這對於晶片產業來說,就變得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了。(955字;圖1)
參考資料:
Exempt or Not, the Chip Industry Won' t Escape Tariffs.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04/04.
President Trump Says Chip Tariffs Coming 'Very Soon' . Gizmodo, 2025/04/04.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