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日本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與大阪世博的實踐願景

瀏覽次數:1253|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廖雅韻 發佈於 2025年8月2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日本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與大阪世博的實踐願景

日本於2021年正式啟動的《第6期 科学技術・イノベーション基本計画》(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2021-2025),以「人本、永續、科技安全」為核心的國家戰略,計畫承接了「Society 5.0」的構想,並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企圖透過AI、量子科技、生命科學、再生能源等前沿技術,回應少子高齡化、能源轉型、氣候變遷、都市化與醫療壓力等多重挑戰。其特色在於強調跨領域合作、地方創新生態建構,以及國際協作,使科技發展真正回饋社會,提升國民福祉,而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則是這些政策理念的最佳展示場。

科技創新,擘劃未來城市與永續生活
「飯田集團與大阪公立大學聯合展館」(Joint Pavilion Iida Group × Osaka Metropolitan Univ. Pavilion)以創新技術詮釋未來生活的可能,展館屋頂安裝東芝集團(TOSHIBA)所研發薄型鈣鈦礦太陽能模組(Film-Type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不僅用於展館照明,更示範碳中和能源的實際應用,呼應第六期計畫中「低碳社會」與「能源轉型」的戰略;此外,館內設置的長達24公尺、寬15公尺的巨型健康智慧城市模型融合綠色建築、清潔能源與智慧交通,具體呈現永續都市如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而人工光合作用技術(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則模擬利用陽光將水與二氧化碳(CO₂)轉化為綠色燃料,並連結「IG完美生態屋」(IG Perfect Eco House)設計,展示未來住宅如何將清潔能源與自然循環系統結合,創造更宜居的環境。

在「未來城市展館」(Future City Pavilion)中,日立製作所(HITACHI)與KDDI株式會社展出的「數位化轉型便利店」,透過AI、IoT和大數據,實現了無人化管理、精準庫存預測與物流配送,這不僅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更在「科技安全」面向,透過「Starlink Direct」衛星通訊服務,確保偏遠地區與災難發生時的緊急通信,體現了科技對社會基礎設施韌性的貢獻。

此外,川崎重工(KAWASAKI)展示了未來交通概念車「Corleo」與「Alice Cabin」,彰顯其在先進交通與氫能應用上的領先創新;而神戶製鋼所(KOBELCO)的工業流程演示,則從交通與工業領域,展現了氫能、高效材料等技術如何推動低碳、綠色經濟的發展,與國家戰略的「永續」目標不謀而合。

同樣展現未來生活想像的「機器人與移動站展館」(ROBOT&MOBILITY STATION),聚焦人機共生的智慧社會。展館中展出多款創新機器人:包括本田汽車公司(Honda)的「UNI-ONE」免手操作個人移動裝置、日本和歌山(Glafit)的「WAKU MOBI」四輪小型電動車、HelloWorld Robotics的TARS自主配送機器人,以及東日本旅客鐵道公司(JR East)的「SPIRADER」檢測機器人。這些技術展示不僅涵蓋智慧交通與物流,也延伸至基礎設施檢測,展現機器人如何融入日常,為高效、安全、便捷的未來生活鋪路。


醫療革新,實現以人為本的健康管理
「第六期計畫」將「人本」作為核心,強調科技應以提升人類福祉為最終目的。在「大阪健康照護展館」(Osaka Healthcare Pavilion),參觀者可透過「重生體驗路線區」(Reborn Zone)與2050年的自己相遇,親身體驗未來醫療與個人健康管理的可能樣貌。整體流程環環相扣,如同一場結合身心與時間的沉浸式旅程,讓人深刻感受到「現在的選擇決定未來健康」的理念;而「培養肉展區」則模擬細胞培養肉的生產過程,凸顯食品科技在宇宙任務、糧食危機與永續飲食中的潛力,這與第六期計畫所強調的「生命科學與食品創新」目標高度契合。

在「飯田集團與大阪公立大學聯合展館」中展示的「健康智慧住宅」(Wellness Smart House)概念,住宅內結合多項創新裝置包括:「智慧醫療馬桶」能進行腸道基因分析;「智慧地板」可監測步態與握力,預防老化與跌倒風險;「虛擬通信」支援遠距醫療,讓醫療支援突破距離限制;「全身鏡」與「智慧監測系統」則能隨時檢測健康數據,並透過AI提供個性化建議;「智慧廚師」依據個人狀況設計飲食計畫;「健康運動系統」提供客製化運動方案;「健康鏡子」關注心理狀態;「健康睡眠系統」優化休眠品質;「健康大腦系統」則透過數據與訓練維持認知功能。

這樣的住宅核心不僅在於「監測」,更重視「預防」與「提升」。它展現了「醫療×科技×生活」的新模式,讓日常活動本身就能轉化為健康數據,並經由AI分析化為具體建議與預防措施,充分體現了「科技守護健康」的願景,呼應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所強調的核心價值:科技的終極目的不僅是帶來便利,更是保障國民的福祉與長壽。

此外,智慧住宅逐步串聯成城市社區,並進一步連結醫療機構與地方政府時,將能構建出完整的「智慧健康城市網絡」,使公共衛生管理與個人化醫療真正實現無縫銜接,為未來社會描繪出清晰而可行的藍圖。


農業與糧食:回應永續發展的全球挑戰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科技在農業與糧食系統中的應用顯得至關重要。在「未來城市展館」中,久保田製作所(KUBOTA)以「地球意識農業」為主題,展示多功能農業平台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能在複雜地形中自主作業,大幅減輕人力負擔,有效回應農業勞動力短缺的挑戰。同時,透過土壤發電、稻草甲烷發酵等創新技術,KUBOTA將農業生產與永續能源系統相結合,構築出一個「零廢棄」的循環農場模式,展現農業在糧食供應之外,亦能肩負環境修復與能源轉型的使命。

另一方面,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NITERRA)則展出了 「自主式可移動循環能源系統」。該系統結合人工光合作用與氫能技術,能將CO₂轉化為可儲存燃料與電力,形成一個閉環、零碳排放的能源解決方案。這項技術不僅可應用於偏遠地區或災區的緊急救援,更能為農業生產提供穩定的清潔能源來源。無論是KUBOTA的智慧農業,或是NITERRA的循環能源,皆呼應了《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所強調的「永續」與「科技安全」雙重目標,體現科技如何在農業與能源領域發揮協同作用,為人類社會邁向低碳、永續的未來提供具體實踐路徑。

綜合來看,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不再只是抽象的政策文件,而是透過Society 5.0的科技、醫療、農業案例,加上大阪世博的沉浸式展示,轉化為具體的生活願景。它讓我們看到,未來的社會不僅是數位化與自動化的集合體,更是一個人本導向、永續發展、兼顧科技安全的理想社會。(2319字;圖1)


參考資料:
第6期科学技術・イノベーション基本計画。日本內閣府
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