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手持式GPS- 行動電話殺手級新功能

瀏覽次數:121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蘇昱霖 發表於 2005年12月2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在美國柯林頓總統解除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 System , GPS) 的干擾訊號,開放民間免費使用之後,由旅遊導覽、車隊管理、保全服務等相關行業之廣泛應用,證明了定位服務在商業上存有相當的發展空間。而隨著美國無線緊急救援服務 (E911) 規範的施行,可見未來市場上手持定位設備將有相當龐大的需求,而與行動電話結合,將使此服務更具有爆發力。


據 ABI 研究數據指出,整體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 System , GPS) 相關產品之銷售量將由 2004 年的 6600 萬台增加到 2009 年的 3 億台,在人身安全追蹤、通訊應用、車輛貨物追蹤方面,於 2008 年前均可維持高達 30% 的成長率。在產值上, ABI 也預估 2006 年之整體 GPS 產業產值將達到 610 億美金,顯示行動定位技術在近期內將是行動通訊產業之重要發展方向。

 

單位:台
 
單位:億美金

在關鍵零組件發展上,根據 In-Stat 的預估,行動電話用 GPS 晶片與模組之全球銷售值將從 2001 年的 5.8 億美元成長至 2005 年 15 億美元,包含 TI 、 Qualcomm 、 Motorola 、 Philips 、 ST Microelectronics 、 Zarlink 、 SiRF 等都已積極投入相關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在訊號傳輸方面, A-GPS(Assisted-GPS)( 圖二 ) ,已突破以往 GPS 衛星定位訊號直視線 (line of sight) 與過去僅支援 CDMA 的限制,成為目前相當熱門的定位技術。行動設備大廠易利信 (Erricsson) 也利用無線基地台訊號發展 MPS 行動定位系統 (Mobile Positioning System) 。種種跡象均顯示手持式 GPS 之軟硬體技術的發展目標,都直指行動電話而來。由此可預測,未來定位服務未來欲能大幅成長的主要關鍵,就是行動電話與定位功能的結合。

 

A-GPS定位系統
資料來源:工研院 IEK


但目前真正具有定位功能的行動電話如 HP iPAQ hw6515 、 MotorolaE1000 等多屬高階機種,而我國華寶科技利用 A-GPS 結合 GSM 系統的 MiniBond” 迷你龐德 ” 定位應屬個人保全而非行動通訊。因此,在未來發展上,台灣業者須重視與國際大廠技術合作並取得認證,以切入零組件生產並發揮強大組裝能力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末端供應商若能進一步重視行動定位服務的內容及應用,提供豐富的地圖資料及友善的操作介面,行動電話與行動定位服務的搭配,必將是未來通訊產業之一大賣點。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