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的行銷策略包含 4P ,分別是產品 (Product) 、價格 (Price) 、通路 (Place) 以及推廣 (Promotion) 。目前行動電話製造業者與相關組織正競相推出低價行動通訊產品,利用電信業者為通路,向開發中國家為數眾多的低消費用戶大力推廣行動通訊以爭食尚未開發的市場。就整體行銷策略而言,低價行動電話只是個開場的小角色,而這齣精心佈置的電信產業爭奪戰,也正才揭幕。
|
|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Gartner 調查, 2006 年開發中國家的行動電話銷售量成長幅度將超過 40% ,已取代北美及西歐等地區成為電信產業最具有成長力的市場。所以在 Motorola 與 GSM Association 簽訂 600 萬支銷往新興市場且批發價低於 30 美元的行動電話合約之後,原本堅持發展中高階行動電話的 Nokia 與 Samsung 也先後搶入此一市場。
行銷目標:龐大的低消費用戶 (Low-Spending Subscribers)
雙重市場策略 (Dual-Market Strategy ) 來看,在已開發國家中,行動通訊已是一個成熟的產業,行動電話使用者多屬高消費用戶 (high-spending subscribers) ,要求的是業者提供更豐富的通訊服務內容 ( 圖一 ) ,對硬體的需求已達飽和,除非出現殺手級的應用軟體或功能,短期內行動電話需求將不易再出現爆發性的成長。所以,當眾廠商把腦筋轉向如何利用成熟的製造與通訊技術來獲取更高的利潤時,新興市場便成了業者眼中肥沃的黃金地。
圖一 雙重市場
|
|
Source : the 3g portal,2005 年 9 月
|
開發中國家則擁有為數龐大的低消費用戶 (lower spending subscribers) ,低價行動電話就是專為這群使用者設計的,主要功能是語音通訊與文字簡訊,採用黑白螢幕、塑膠外殼及可待機約 100 小時的電池。行動電話製造商與相關組織,就是試圖以廉價的行動通訊設備加上較低的通話費率或預付卡的方式,使這批龐大的使用者能夠負擔得起這最基礎的行動通訊服務。
行銷目的:量的提升與未來經濟效應
據印度電信管理局 (TRAI) 統計資料顯示,隨著經濟發展及行動通訊普及,印度行動電話用戶數將在 2005 年後快速成長 ( 圖二 ) ,行動電話銷售量也勢必隨之暴增,本報告認為,在目前多數用戶無法負擔高價行動電話的情形下,低價行動電話將勢必成為這些低消費使用者的最佳選擇。 此時業者所要求的不是實質盈利上的回收,而是行動通訊使用者數量的增加。故以此行銷策略藉低價行動電話來開發市場,其最終目的應是未來低消費用戶移向高消費用戶時所帶來的換機潮以及相關電信設備的龐大商機。(1135字)
圖二 印度行動電話用戶預估數
|
|
Source : I TARI 資料整理: STPI, 2006 年 1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