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iPhone 3G零組件台灣廠商也是贏家

瀏覽次數:117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Philip C.F. Wen 發表於 2008年6月2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根據iSuppli預估,iPhone 3G的材料成本(Bill of Materials, BOM)在173美金左右,與上一代iPhone 226美金減少將近50美元,為上一代的七成六,扣除成本加上AT&T的貼補費用,一支8Gb 3G iPhone可為蘋果獲利達281美元。


其中3G iPhone最貴的幾個元件,8G Nand Flash (22.8 US$),依舊是由三星、Hynix和IM Flash(美光與英特爾合資)聯合提供,而成本次高的觸控螢幕也是由原來的德國公司Balda取得訂單,螢幕方面是日商Sharp Display代為製造。但蘋果電腦向來保護自己的科技與技術,如在多重觸空螢幕技術方面,寧願複雜化的一口氣使用德儀(TI)AD/DA、恩智浦(NXP)PWM IC及博通MCU三家公司的解決方案,為了就是不讓蘋果的技術掌握在同一家公司的手中。

表一、iPhone 3G 零組件成本與供應商

零組件名稱

供應商

成本

8G Nand Flash

Samsung、Hynix、IM Flash

$ 22.80

Touch Screen

Balda

$ 20.00

Screen Display

Sharp

$ 20.00

Processor

Samsung

$ 13.50

SD RAM

Qimonda

$ 5.00

HSDPA Module

Infineon

$ 15.00

Camera Module

Altus、Primax

$ 7.00

Camera Lens

Largan、Genius Elec.

Included in Camera Module

WLAN Module

CSR

$ 4.00

GPS Chip

Broadcom

$ 3.60

Motion Sensor/Accelerometer

 

$ 2.00

RF Transceiver

 

$ 4.25

NOR Flash/PS RAM

 

$ 1.89

USB Charger

Linear Tech

$ 1.89

Bluetooth 2.0

CSR

$ 2.00

Other Cost

 

$ 37.16

(Case & Assembly)

Foxconn

Included in Other Cost

Total Material Cost

 

$ 164.00

Total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Cost

 

$ 173.00

3G/HSPA專利授權費 Qualcomm $45
圖表整理:科技政策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2008/06

第一代iPhone由於沒有3G與HSDPA的功能,所以在通訊模組方面並沒有很搶眼,然而在第二代由於採用了3G的晶片,誰搶到單子便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結果證實是德商Infineon取得3G iPhone的通訊解決方案晶片的訂單,晶片成本雖然只有15美元,但蘋果必須支付高通公司(Qualcomm)高達每支45美元的3G/HSPA專利授權費用。

而第一代沒有內建的GPS模組,也在第二代被Broadcom搶下訂單,雖然成本不高,但蘋果iPhone 的GPS模組也是百家爭鳴的局面,為了就是創造出市場上的名聲,才造成之前聯發科與SiRF也在搶蘋果iPhone的GPS訂單,最後確定應該是由Broadcom旗下的Global Locate GPS晶片公司所推出的AGPS(Assisted GPS)解決方案所拿下。

至於其他零件部分都和第一代大同小異,像是照相機的鏡頭,來自於台灣的大立光電(Largan Precision)與玉晶光電(Genius Elec. Optial),相機模組來自於揚信科技(Altus Tech.)與致伸科技(Primax Elec.);而iPhone的外殼與其組裝交由鴻海與其子公司鴻準精密工業所負責;印刷電路板則來自於群策電子(UniMicro Tech.)、南亞電路板(Nanya PCB)與華通電腦(Compeq Manufacturing)。 (800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