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量子電池壽命大躍進:澳洲科研團隊突破1,000倍儲能瓶頸

瀏覽次數:47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25年7月1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量子電池壽命大躍進:澳洲科研團隊突破1,000倍儲能瓶頸

在能源儲存技術持續追求高效與永續的當下,量子電池 (QB) 成為備受矚目的創新方向。來自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與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研究團隊,成功突破量子電池「充電快但放電也快」的技術瓶頸,開發出儲能壽命延長1,000倍的實驗原型,為實現商用量子電池跨出關鍵一步。

過往量子電池雖能以超吸收(superabsorption)原理快速充電,但也因超輻射(superradiance)導致能量迅速流失,僅能儲存奈秒(十億分之一秒)級能量。本次研究透過能階匹配與分子三重態設計,讓電池能維持微秒(百萬分之一秒)級的電荷保存時間,達成前所未有的穩定儲能成效。

不同於傳統以化學反應儲能的電池,量子電池利用量子疊加和光與電子交互作用來儲存能量。透過激發原子或分子的量子態,再藉由能態間轉移釋放能量,不僅理論上可達超快速充電,更可能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研究團隊設計的量子電池採用多層微空腔結構,由可吸收光能的供體層(Rhodamine 6G)與接收能量的受體(儲存)層(PdTPP*)組成。透過極化激子(polariton)與三重態能階共振,能量能有效轉移至不易輻射流失的三重態分子,顯著延長儲能壽命。

所謂三重態屬於「暗態」,不會像傳統「亮態」分子易被光激發或釋放,這種特性讓儲存的能量得以長時間保持,進一步對抗量子電池最棘手的快速放電問題。

團隊共製作並測試五種實驗裝置,其中最佳者在能階匹配時能有效儲存能量,較前代技術提升1,000倍的效能。此突破儘管仍處於微秒級,但對量子電池發展具有開創性意義。

RMIT化學物理學家Daniel Gómez表示,儘管實用化仍需時間,這次研究已為下一代量子電池奠定設計基礎。未來量子電池可望用於提升太陽能電池效率、驅動智慧穿戴裝置與微型感測器等領域。

CSIRO科學領導人James Quach指出,澳洲目前在實驗量子電池領域居於領先地位。本研究再次證明澳洲在量子科技的創新實力與跨領域整合能量。

本次研究獲得澳洲研究委員會(ARC)、歐盟及RMIT副校長研究獎助金資助,並於RMIT的Micro Nano Research Facility完成,這座設施集合多學科微奈米技術研發能量,為此次突破提供關鍵支持。Gómez團隊現正與產業界合作設計下一代原型裝置,探索未來能量提取轉化為電流的可行性,朝向更貼近實用的商業應用邁進。

雖然目前量子電池仍處於實驗階段,但本次研究成果象徵一個從理論走向應用的堅實步伐。隨著設計精進與產業鏈投入,量子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世代能源儲存的重要角色,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942字;圖1)


參考資料:
Quantum battery holds charge 1,000 times longer in major breakthrough. Rinnovabili. 2025/07/11.
Researchers discover method to significantly extend quantum battery lifespan. PV Magazine Energy Storage. 2025/07/10.
Australian scientists design record-breaking quantum batteries. Cosmos. 2025/07/09.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