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從輝達和超微輸出中國AI晶片抽成15%營收,改寫美國出口管制政策且將帶來的影響
科技產業資訊室 - 茋郁 發表於 2025年8月18日

圖、川普從輝達和超微輸出中國AI晶片抽成15%營收,改寫美國出口管制政策且將帶來的影響
美國從川普第一任期開始,都聲稱需要透過禁止向其戰略競爭對手出口愈來愈多的國安敏感之高科技產品,即可限制中國的科技產業的發展速度。如今,川普決定允許輝達和超微向中國出售其先進的AI晶片,並要求其支付15%的營收分成,這使得未來美國出口管制制度幾乎轉變成一個可以討價還價的籌碼。
美國財政部長特貝森特表示,可以將這項協議定位為未來其他產品和產業的策略參考,並進一步擴大。
川普的舉動反映出美國與中國的科技競爭正在改變。美國在AI和半導體領域對中國的領先優勢正在縮小,專家估計最多只能領先一到兩年。同時,美國科技企業卻無法進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造成實質影嚮力。如今,中國也開始採取出口管制策略,利用其豐富的稀土金屬資源向美國及其盟友施壓。
Futurum Group指出,川普政府早在2025年7月底就首次暗示將為輝達的H20處理器發放出口許可證,以作為與北京達成貿易戰休戰協議的一部分。如今美國政府達成只能出口性能較低AI晶片且抽成15%營收的政策,這是一種兩全其美的方式,也符合川普更廣泛的目標。
但是Dartmouth大學表示,這筆交易表明,在川普政府的領導下,哪些產品被禁止或允許,並非出於對中國軍事力量影響的仔細考量,而是出於政治上的一時興起和個人主義政治。這將帶來美國制定國家安全出口管制帶來負面影響。這是否表示其他國家也可因為繳交「佣金」即可獲得想要的科技技術或產品。
簡單來說,拜登政府將出口管制定性為國家安全防禦,旨在維持和擴大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優勢。
雖然川普政府在第一任期也曾使用過類似的邏輯。但現在的第二任期,似乎把晶片管控當作了經濟交易的工具,這給其他產業多了一份可鑽漏洞的想法。那麼未來美國電池產業是不是也可以套用這一原則,以獲得中國在電池技術的授權呢?
如今很難判斷美國這一政策的轉彎,是不是發現絕對管制反而助漲中國自立根生的努力,還是只是想要改善美國財務困境而已。這當然也給中國想要獲取美國科技技術帶來一絲希望。
從中國角度來看,中國政府希望民間企業能夠繼續研發更先進半導體和AI,以杜絕長期受到美國科技牽制的作用力。這也是中國官員已警告在政府相關領域工作的公司不要使用輝達和超微晶片的原因。
短期來看,Futurum Group指出,中國私人企業,例如阿里巴巴和騰訊,以及像Moonshot的小型新創公司,為了即時競爭力,仍將消耗絕大多數輝達的晶片。但是長期,中國政府仍將全力支援自立自強的企業,尋找足以取代美國半導體的解決方案。
總之,川普政策轉彎只是短暫的思維,還是長期的戰略,仍要看後續美國接下來對其他產業政策而定。不過,一旦美國政府真的入股英特爾,這就表示川普似乎正走向另一條新美國的科技政策時代!(1104字;圖1)
參考資料:
U.S.-China chip war: How Trump’s Nvidia-AMD deal has redefined Washington’s export control policy. Fortune, 2025/08/14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