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18)

瀏覽次數:90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 技術發展藍圖研析團隊 發表於 2025年10月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18)
 
我們可能即將無法有效監測保護地球的臭氧層健康程度       
NASA監測臭氧層的SCISAT衛星即將無法運作,為有效監測臭氧層健康程度,及早預知氣候變遷所導致災害的趨勢,歐洲航太總署的正研發紅外線斷層掃描探測器(CAIRT),美國太空總署的則開發紅外線垂直分辨光探測器(STRIVE),來偵測臭氧層的健康程度,兩者都皆預計於2032年推出。    
參考來源:The ozone layer shields life on Earth. We’ll soon lose a key way to monitor its health. Science News. 2025/04/04
               

隨著氣候問題日益嚴重,太陽能地球工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隨著地球平均溫度持續上升,太陽能地球工程這項技術,透過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來為地球降溫的策略日益受到關注。研究人員使用電腦模擬分析在理想化的太陽能地球工程情境下,模擬全球不同地區的發展情況,該技術將人為二氧化碳造成的變暖減半。但對於改變全球溫度和降水變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加劇氣候變化影響的不平等。       
參考來源:Solar geoengineering moves into the spotlight as climate concerns grow. Science News. 2025/4/8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強的跡象,顯示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劍橋大學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JWST) 的數據,在宜居帶內繞其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K2-18b 的大氣中檢測到了二甲基硫醚 (DMS) 和/或二甲基二硫醚 (DMDS) 的化學指紋。在地球上,這兩種分子僅由生命產生,主要是微生物生命,例如海洋浮游植物。雖然其來源可能是未知的化學過程,但研究結果卻是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顯示太陽系外的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這些觀察結果已達到統計的「三西格瑪」顯著性水準——這意味著它們偶然發生的機率為 0.3%。而研究人員表示,對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進行 16 至 24 小時的追蹤觀察,可能有助於他們達到至關重要的五西格瑪顯著性。       
參考來源:Astronomers detect strongest sign yet of possible life on a planet beyond our own. phys.org. 2025/04/17
               

科學家發明新方法探測大規模超新星爆炸留下的時空永久扭曲   
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方法,來探測預計由某些超新星爆炸引起的時空結構永久性扭曲。所提出的策略可以讓研究人員利用現有的引力波探測器網路(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NSF LIGO))研究銀河​​系內時空中的這些變形或「疤痕」。檢測時空傷痕的存在,這種現象稱為重力波記憶,是由極端天文事件(例如垂死恆星的核心坍縮超新星)的力量向外擴散並改變空間中點的相對位置時,所引發的時空扭曲。研究這些「時空傷痕」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重力的本質,探索過去被認為無法觀測的自然現象。       
參考來源:Scientists devise new method to detect permanent distortions in space-time left by massive supernova explosions. NSF. 2025/01/08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