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從合作到競逐?歐盟太空法掀起美歐關係新變局

瀏覽次數:13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黃松勳 發佈於 2025年11月2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從合作到競逐?歐盟太空法掀起美歐關係新變局

歐盟近期提出的《歐盟太空法(EU Space Act)》草案,在國際太空產業圈掀起巨大波瀾。美國國務院罕見以強烈措辭表態,指控該法案「具歧視性」,恐將造成不必要的市場限制、強加昂貴的環境要求,並衝擊跨大西洋甚至北約(NATO)的合作關係。這份歐盟試圖打造太空監理單一市場、提升自主能力的立法,被美方視為挑戰既有合作架構的信號,使太空法規首次成為地緣政治角力的核心議題之一。

歐盟強調新法旨在保護太空資產安全、增強網路韌性並促進永續發展,特別是在太空碎片管理與環境衝擊評估方面訂定更高門檻。然而,美國認為此舉形同設置「非關稅貿易壁壘」,可能使美國民間太空公司在歐洲市場面臨不公平待遇,甚至妨礙既有的政府間合作行動,包括太空氣象、軌道安全、遙測、通訊及共同防務作業等領域。這場爭端的本質,超越法規範圍,反映出歐盟在自主與合作間尋求平衡的長期矛盾。

依歐盟公布的草案架構,《歐盟太空法》包含三大核心支柱:其一是更嚴謹的太空物件追蹤與碎片減量規範,以確保軌道運作安全;其次為強化太空系統的網路安全與運作韌性,以避免關鍵基礎設施遭受駭客或敵對勢力攻擊;第三則要求商業衛星營運商評估並降低活動對太空環境的衝擊。歐盟認為,建立標準化制度將降低跨國業者面對各國法規差異的行政成本,有助打造一致且具競爭力的內部市場。

美國對草案的主要不滿,集中在兩項規範。首先,新法要求衛星營運商進行更高標準的環境衝擊評估,美方認為此門檻遠高於現行美國監管規定,將推升企業營運成本。其次,草案規定「非歐盟火箭」僅在歐盟內無可替代方案時方可使用,形同限制美國SpaceX等大型低軌通訊星系業者的市場進入,並被美國視為針對其太空企業主導地位所採取的「變相封鎖」。

美國警告,一旦新法擴及歐盟成員國及歐洲太空總署(ESA)等機構的政府性太空活動,可能干擾現行跨國合作機制,包括NATO內部的太空監偵、資料共享與任務規劃。若歐盟成員國必須依新法約束外國合作對象,可能造成軍事衛星使用限制、訊號共享疑慮,以及聯合太空任務協調效率下降,使太空作為NATO新興作戰領域的協作基礎受損。

面對美方批評,歐盟強調立法並非針對外國企業,而是為了避免太空關鍵技術外流、確保自主衛星與通訊系統在危機時能維持運作。歐盟官員指出,美國本身也擁有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等嚴格出口限制法規,因此歐盟推動太空治理框架具有合理性。對歐洲而言,俄烏戰爭與歐洲產業高度依賴外部供應鏈的現況,都強化了建立獨立太空能力的必要性。

業界分析指出,全球衛星數量已突破十萬顆規模,而低軌星系高度密集,使碎片風險與碰撞概率急劇上升。歐盟要求更完整的碎片處理方案與環境責任制度,被部分企業視為過度嚴格,但也有專家認為,此舉有助於建立長期永續的營運模型。此外,網路安全要求也是產業必須面對的趨勢,只是歐盟新法可能使企業在不同地區面臨不同安全標準,增加研發與營運負擔。

美歐圍繞太空法規的爭端,表面是監管與市場問題,深層則涉及地緣政治競逐、產業主導權、科技自主與跨國安全合作的重新定義。未來的太空治理將不再只是單純技術或商業議題,而是全球主要強權重新配置戰略影響力的關鍵舞台。無論最終立法結果為何,這場爭端已預示全球太空產業將面臨更加複雜的合規環境,也將迫使各國在「合作」與「自主」之間重新衡量長期發展方向。(1322字;圖1)


 
參考資料:
US slams ‘discriminatory’ draft EU space law as imperiling NATO cooperation. Breaking Defense, 2025/11/5
US slams EU’s proposed space law as ‘unacceptable’. Politico, 2025/11/5
US Raises Alarms Over EU Space Law That Threatens NATO Unity and Transatlantic Industry Ties. Global Defense Digest, 2025/11/7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