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進行驅動 IC 封測廠商頎邦競爭力分析。首先,根據我們在文【善用網路工具,快速累積情報分析能量】告訴讀者的兩大技巧,關於驅動 IC 封測廠商頎邦之年報與證券分析公司報告分別如下:
• 頎邦 2004 年年報(下載)
• 富邦投顧分析報告(下載)
再次特別強調,上述資料雖提供初步觀察,但是內容具有太多主觀意見,因此僅當成初步參考。
驅動 IC 封測產業鏈
瞭解一個企業的運作,最重要的為定位該公司在產業鏈之位置。此外,若根據我們在文【波特五力分析與專利情報收集】所討論的波特五力分析,除了瞭解產業定位外,至少還需特別觀察該廠商之上、下游廠商(包括賣家與買家)。當然以現階段企業大者恆大的趨勢下,企業若無法歸屬於某集團或是其企業策略聯盟能量不足,那麼在競爭的電子產業中,也不亦展露頭腳,因此瞭解該公司股東(特別是法人股東)結構與策略伙伴亦為一重要非財務資訊。
根據頎邦 2004 年年報,一般半導體 IC 產業鏈如圖一所示(讀者可尋找其他半導體公司獲取更完整瘩的產業結構關係圖),其中 IC 設計(例如聯發科)為上游、晶圓專工(例如台積電)為中游、封裝測試為下游(例如日月光)等。以 TFT LCD 產業而言(讀者可參考文【韓國三大背光模組廠 (Taesan LCD 、 Wooyoung 與 Kumho Electric) 專利調查】關於 TFT LCD 產業鏈之介紹),其半導體 IC 產品主要為 TFT LCD 驅動 IC ,屬於 TFT LCD 之五大關鍵零組件之一,因此既然稱為 IC 也必然要經過半導體製造過程的上中下游等。
根據頎邦年報說明,驅動 IC 與一般 IC 不同點如下:
驅動 IC 之生產流程與一般 IC 有所不同,必須先經過半導體製程,再經過金凸塊製作與 TCP 封裝,才交由面板廠完成組裝,驅動 IC 可說是極具關鍵性之零組件,台灣之金凸塊與 TCP 業者在全球 TFT-LCD 市場具有強大之競爭力。
而換頎邦現在是站在產業鏈的哪一個位置呢?可由其產品營收比重來看,圖二為頎邦公司 2004 年產品營收比重,可以發現有超過六成營收來自金凸塊( Gold Bumping ),因此可以算是金凸塊專業廠商。若以產業群聚來看,頎邦屬於 TFT LCD 產業一環,因此其發展與大環境(即 TFT LCD 產業)息息相關,換句話說,頎邦也跟隨著整體 TFT LCD 產業的移動而移動,若是 TFT LCD 產業變好,當然頎邦的獲利增加機率較高,而 TFT LCD 產業若因製造成本或是市場因素要移轉到其他地方(例如中國大陸與印度),那麼頎邦就像是 TFT LCD 產業衛星廠商,當然也會受到需要一起移轉(海外設廠)的壓力。
產業競爭者(波特五力之一)
根據年報說明,頎邦主要競爭者依金凸塊與 TCP 區分,其中相關競爭者包括飛信、南茂、福葆與矽品等。
| 表一 頎邦主要競爭者 |
| |
年報整理 |
其他資料 |
| 金凸塊 |
? |
飛信(加米輯)
南茂
福葆 |
| TCP |
南茂
飛信
矽品 |
? |
| source: 本文整理 |
上下游廠商
根據圖三的金塊與 TCP 產業關連圖,可以瞭解頎邦的上游為金靶、金鹽、顯影液、光阻劑、脫光阻等原料廠商,細部列表如圖四所示。而下游廠商為晶片系統廠商,包括 Hynix 、 Philips 、 Solomon 等,如圖五所示。此外,根據富邦投顧分析報告指出,內容如下:
就客戶結構來看,占其營收比重達 10 %以上的客戶包括 Megachip (原 Hynix )、 Philips 、晶門、奇景,共占營收約六成。國外客戶除 Megachip 、 Philips 外,還包括晶門、 Leadis 等,外銷其營收比重約在六成左右;國內客戶除奇景外,還包括華邦、凌陽等。
換句話說,主要客戶除了 Hynix ( Megachip )、 Philips 、晶門(即 Solomon )(圖五內容)應該就奇景此驅動 IC 廠商(就是圖五中 A 公司)。後續產業上下游延伸部分,上包括相關公司產品內容與所屬集團,例如奇景為奇美集團等。
主要股東與經營階層
圖六與圖七為頎邦主要股東與經營階層,其中法人股東主要為聯電與旺宏(旺宏佔有一席董事)。此外,根據富邦投顧資料,頎邦所併購之華宸(主要股東為鴻海、矽品、聯電),因此頎邦的股東陣容尚屬堅強。根據圖六,頎邦的主要個人股東包括李中新(董事長),吳非艱(總經理)與李榮發(監察人),並且經營階層在管理與技術能量上均累積不少能量,因此股東與經營階層均有加分效果。
公司重要發展歷程與專利調查
根據年報說明,該公司於 1997 年 7 月 2 日設立,資本額為新台幣三億元整,到 2001 年中時實收資本已擴大到 14 億元, 1999 年分別取得飛利浦( Philips )、德州儀器( TI )、恩益禧( NEC )與摩托羅拉( Motorola )在金凸塊認證。 2002 年 1 月 31 日正式掛牌櫃檯買賣中心,代號 6147 。 2004 年 12 月 30 日宣佈與華宸科技公司合併。
根據上述說明,頎邦與華宸專利調查如表二所示。頎邦六件專利列表如圖三所示,觀察表三,主要發明人為 吳非艱(總經理)、游敦成(行銷副總經理,根據年報已於 2004年12月31日離職)與李中新(董事長),其餘黃祿珍與劉貴菘未出現在年報中,應為研發人員。此外,由此亦可看出,該公司管理階層均具有研發背景,並屬於大股東,因此該公司的創立與吳非艱和李中新等創業團隊息息相關。
其他後續分析與討論
本文初步探討驅動 IC 封測產業狀況,與台灣主要競爭公司頎邦的佈局與技術現況,相關說明可以當成瞭解該產業的初步資訊。後續探討可持續瞭解該公司 2004 年財務營收與 2005 年各季財務狀況(讀者可初步參考富邦投顧分析報告內容)。最後,以波特五力分析的角度來看,新產品或是新技術的引進常有顛覆性的影響,因此後續研究尚須包括該公司研發狀況與產業相關技術發展趨勢等。 (3002字)
| 表二 頎邦與華宸專利調查 |
| |
中華民國核准 |
中華民國早期公開 |
| 頎邦 |
5 |
1 |
| 華宸 |
0 |
0 |
| 合計 |
5 |
1 |
| source: 本文整理 |
| 表三 頎邦中華民國專利列表 |
公告
(公開)號 |
公告
(公開)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發明人 |
| 200412629 |
2004/7/16 |
2003/1/9 |
消除晶圓及晶粒上金屬凸塊之高度差異的方法 |
吳非艱
WU, FEI JAIN |
| 583729 |
2004/4/11 |
2003/1/9 |
消除晶圓及晶粒上金屬凸塊之高度差異的方法 |
吳非艱
WU, FEI JAIN |
| 504774 |
2002/10/1 |
2001/7/5 |
雷射燒結晶粒之系統與方法及以雷射燒結之晶粒 |
黃祿珍
游敦成 |
| 498510 |
2002/8/11 |
2001/6/5 |
金屬面晶圓級半導體封裝結構 |
黃祿珍
劉貴菘
吳非艱 |
| 495938 |
2002/7/21 |
2001/7/5 |
晶圓級半導體封裝結構與製程 |
黃祿珍
李中新
吳非艱 |
| 484183 |
2002/4/21 |
2001/7/5 |
消除晶圓上金屬凸塊之高度差異的方法 |
吳非艱
黃祿珍 |
| source: 本文整理 |
| 圖一 半導體產業產業鏈 |
 |
| source: 頎邦 2004 年年報 |
|
圖二 頎邦公司 2004 年產品營收比重
|
|
|
| source: 頎邦 2004 年年報 |
| 圖三 金塊與 TCP 產業關連圖 |
 |
| source: 頎邦 2004 年年報 |
|
圖四 頎邦之上游廠商
|
 |
| source: 頎邦 2004 年年報 |
| 圖五 頎邦之下游廠商 |
 |
| source: 頎邦 2004 年年報 |
|
圖六 頎邦主要股東
|
 |
| source: 頎邦 2004 年年報 |
|
圖七 頎邦主要經營階層
|
 |
| source: 頎邦 2004 年年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