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每日出門要帶的三件東西

瀏覽次數:95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Amber 發表於 2005年7月14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2005年7月6日,工商時報工商經營副刊登載了題為「摩托羅拉執行長桑德矽谷發電機扮回春手」,一篇介紹Motorola執行長桑德(Ed Zander)接掌該公司一年半來所進行企業改革的文章,文章內容之一記載了Motorola希望與Apple賈伯斯(Jobs)在手機音樂上合作的小故事。

當Apple在iPod上已經賣出超過一千萬台之際,並沒有與Motorola合作意願,後來Motorola總裁Zander親自飛往加州Cupertino,僅僅以一句話,就讓Jobs點頭合作;他說:「當你出門,必須確定會帶的三件東西,分別為鑰匙、皮夾與手機,抱歉你的iPod並不在名單中」。

When you're leaving your house, you make sure you have three things. Your keys, your wallet and your cell phone. Your iPod isn't on that list.''

善哉此言,多麼切入要害的產業觀察。特別是當我們在討論手機與MP3播放器的競爭,或者是未來手機產業整合發展時,上面這句話,值得再三咀嚼

MP3播放機或是MP3手機

隨著科技不斷的創新,電腦(Computer)、消費性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與通訊產品(Communication)所謂3C產品,均往整合發展的路上前進與演變。

這些原本獨自存在的不同類別產品,隨著不同需求的刺激,逐漸的匯流與整合。演變成消費性電子產品電腦化、通訊產品消費性電子化、通訊產品電腦化,或者是通訊產品電腦化與消費性電子化等相關系統整合產品。

套一句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所說,”未來的手機廠商將是一個3C廠商”。也就是說,隨著技術不斷的演進,手機(或是手持裝置)將會將原本不同領域發展的功能逐漸整合。

首先是手機整合數位相機功能,成為照相手機;之後是手機整合電腦運算與記錄功能,成為智慧型手機或是具通訊功能的PDA;手機也正侵蝕MP3播放機的地盤,成為具有音樂播放功能的MP3手機。逐漸的,隨著3G執照的開放、服務內容的提升,對於高階動態影像或是影音播放功能需求,也會逐漸增加,那麼具有播放MP4影音功能的手機也將逐漸普及,屆時手機也將整合現階段手持多媒體的功能,成為具有照相、音樂播放、影片播放、錄影、錄音、記事、運算、GPS定位與網路連線傳輸等功能,一台下世代隨身多媒體手機。

想像一下未來社會的場景--家中各空間,不論是書房、客廳、廚房的電腦、家電與電視,都已經透過無線網路的整合連成一體時,當我們要瀏覽昨天晚上所播放的球賽時,可以進入電視自動設定錄製的影片中觀賞;如果我們忘了設定錄影,也沒關係,可以直接進入隨選播放系統,小額付費後進行觀賞;又如果看到一半,無法繼續,手中小型的多媒體手機可以透過無線傳輸,將影片傳輸到手機中,等以後等候公車或是坐捷運時觀賞;當然如果你有專屬司機就更好,一坐到車上,將手機插到車上的影音播放系統,便可直接在車上瀏覽剩餘的片段。

換句話說,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的生活形態只剩下三類系統,數位辦公室、數位家庭與手持多媒體通訊系統。因為一個人,不是在家中,就是在辦公室,不然就是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

如果我們繼續想像,在未來社會,當你出門時,你要帶什麼東西,是家中、辦公室、車子鑰匙、多媒體手機與皮夾嗎?也許,但是那可能是三年後的場景。

五年後呢?鑰匙不見了,因為指紋與手機便可當成鑰匙,家中大門,辦公室與車子均可直接啟動。皮夾呢?如果是要放紙鈔,那大可不必,因為電子錢包或是具錢包功能的晶片卡早已整合錢包與身份辨識功能,而相關的晶片更可直接植入手機系統中,因此錢包消失了。如果三件東西的兩種都消失了,那麼出門不再帶是三件,而是剩下的唯一一樣--手機(載具)。

看看未來手機的影響,再看看現階段的產業發展,就不難看出,為何李焜耀四成把握就要出手,一舉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因為出手是穩居未來社會的第四名並有機會挺進第三名,不出手可能五年後還在五名以外,世界的舞台外邊。

如果是你,你要不要出手? (1455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