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報告指出:電動車2024年市佔率破20%,預計2025年將達25%以上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25年5月15日
圖、IEA報告指出:電動車2024年市佔率破20%,預計2025年將達25%以上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年度「2025年全球電動車展望」(2025 Global EV Outlook)報告指出,即使面臨經濟逆風和汽車產業壓力,全球電動車銷售依然保持強勁成長,預計2025年將突破2,000萬輛,佔全球汽車銷售比例超過四分之一。此報告指出,2024年電動車銷量已達1,700萬輛,首次使電動車在全球汽車市佔率超過20%,而2025年第一季銷量更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5%,各主要市場均創下歷史新高。
若保持現有成長軌跡,電動車市佔率預計將在2030年突破40%,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主流選擇。國際能源署執行長Fatih Birol表示:「我們的數據顯示,儘管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電動車仍然保持全球強勁成長態勢。銷售量持續創下新紀錄,這對國際汽車工業有重大影響。」
中國毫無疑問是電動車市場的領頭羊,2024年電動車在其國內銷售的汽車市佔率接近五成,銷量突破1,100萬輛,相當於2022年全球電動車總銷量。中國不僅是消費大國,更是生產和出口強國,2024年出口電動車約125萬輛,佔全球電動車產量的70%以上,這些出口車輛有效降低了許多新興市場的電動車價格。
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已成為新的增長中心,這些地區2024年電動車銷量合計增長超過60%。在美國,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約10%,市佔率首次突破10%。相比之下,歐洲由於補貼計劃和支持政策減弱,銷量趨於穩定,但電動車市佔率仍維持在20%左右。
電動車日益提升的價格競爭力是驅動市場成長的關鍵因素。2024年,全球電動車平均價格隨著競爭加劇和電池成本下降而降低。在中國,即使沒有購車補貼,三分之二的電動車售價已低於傳統汽油車。然而,在其他市場,電動車與傳統汽車的價格差距仍然存在。以德國為例,純電動車平均價格仍比傳統對應車型高出20%,而在美國,這一差距更達到30%。
儘管初始購買成本較高,電動車在運營成本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根據目前能源市場價格,即使石油價格跌至每桶40美元,在歐洲透過家庭充電使用電動車的成本仍僅為傳統汽車的一半左右,這使得電動車在長期使用下更具經濟性。
值得注意的是,電動車革命不僅限於乘用車領域。報告還特別關注電動卡車及其擁有成本。全球電動卡車銷量在2024年增長約80%,佔全球卡車銷量接近2%。這一成長主要由中國市場推動,中國電動卡車銷量同比翻倍。在中國,某些重型電動卡車已開始展現出成本競爭力,其較低的運營成本足以抵消較高的購買價格。
國際貿易格局也在電動化浪潮中發生變化。報告指出,全球約五分之一的電動車銷量來自進口車輛,中國作為主要出口國,將電動車技術和產品輸送到全球各地,特別是新興經濟體,這促使這些地區的電動車價格大幅下降。
隨著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國際能源署正在準備一份關於全球汽車工業未來的特別報告,計劃於今年夏季發布。該報告將分析如何確保汽車產業在轉型過程中的競爭力和供應鏈韌性,為產業轉型提供更深入的洞見。
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對傳統能源結構和汽車產業鏈帶來深遠影響。雖然市場仍面臨全球經濟成長不確定性以及貿易和產業政策演變等挑戰,但電動車的經濟效益和環保優勢正持續吸引消費者和產業投資。
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經濟效應,電動車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市場滲透率將繼續攀升。國際能源署的這份報告清晰地表明,電動車革命不僅已經開始,而且正以超乎預期的速度推進,徹底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的未來。(1296字;圖1)
參考資料:
More than 1 in 4 Cars Sold Worldwide in 2025 Set to Be Electric: IEA Report. ESG News. 2025/05/14.
More than 1 in 4 cars sold worldwide this year is set to be electric as EV sales continue to grow. IEA. 2025/05/14.
Global EV Outlook 2025. IEA. 2025/05.
1 in 4 cars sold in 2025 will be EVs, and that' s just the beginning. Electrek. 2025/05/13.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