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本站首頁
本室簡介
服務內容
電子報
訂單查詢
網站地圖
目前的時間...
站內搜尋
產業政策
產業新聞
市場報導
策略評析
專利情報
關鍵圖表
首頁
產業政策
歐美貿易協議新階段:歐盟削減工業品關稅換取美國汽車稅減免
關鍵字:
歐盟
;
美國
;
關稅
;
跨大西洋貿易
;
汽車產業
;
工業品
;
農產品
;
數位稅
;
歐美關係
;
能源投資
;
貿易協議
;
經貿關係
;
雙邊合作
瀏覽次數:
1104
| 歡迎推文: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佈於 2025年8月29日
圖、歐美貿易協議新階段:歐盟削減工業品關稅換取美國汽車稅減免
2025年8月28日,歐盟委員會正式提出削減美國工業品關稅的立法提案,換取美方對歐洲汽車及零組件稅率從27.5%降至15%,並追溯至同年8月1日生效。這一舉措標誌著歐美雙方在長期貿易摩擦後邁出重大合作一步。該協議不僅緩解了歐洲汽車業高關稅壓力,也象徵著全球最大經貿體系之間的信任回暖,有助於重建市場穩定性與投資預期。
此次協議涵蓋削減歐盟對美國工業品的關稅,並針對部分農產品如龍蝦、堅果、乳製品等提供零或低稅率配額。歐盟保留對敏感農產品如牛肉與家禽的防禦性政策,避免衝擊本土農業。根據協議,汽車業每月可節省逾5億歐元的出口關稅成本,這對疲軟的歐洲汽車市場而言是一劑強心針。
此次協議源於7月底歐盟執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高層會晤。川普曾威脅對歐盟商品全面徵收30%關稅,引發歐洲各界擔憂。為避免貿易戰升級,歐盟選擇以削減部分關稅換取穩定市場。這顯示出雙方在政治互信動搖下,仍有意尋求合作機制以維持世界經貿秩序。
汽車產業是歐盟經濟支柱之一,德國、法國及義大利等國的汽車品牌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稅率調降意味出口壓力減輕,並為產業鏈注入更多資金與創新動能。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擴張,歐洲車企能利用此次協議鞏固美國市場市佔率,並寄速往電動化、智慧化轉型。
農產品條款的談判反映出歐盟的防禦性策略。儘管部分美國海鮮及加工食品受益於關稅優惠,歐洲仍對牛肉、家禽及稻米等品項保持高門檻,避免本地農業面臨競爭壓力。農業團體批評該協議偏向汽車業利益,但對部分小眾產品如龍蝦的市場開放,也為歐美貿易提供象徵性突破。
美國方面雖同意降低汽車稅率,但川普政府仍對歐洲數位服務稅及其他政策保持批評立場,並威脅加徵新關稅。這顯示協議雖帶來短期穩定,仍存在政策不確定性。未來的數位貿易、能源合作與製造業補貼政策,將成為歐美下一階段談判的焦點。
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歐美之間的合作對世界貿易影響深遠。協議象徵在地緣政治動盪背景下,跨大西洋夥伴仍具協商空間,並作為其他國家提供可借鏡的談判模式。此舉亦向全球市場釋放訊號,即主要經濟體仍願意維護多邊貿易體系與產業合作。
目前協議仍需歐洲議會與歐盟理事會批准。議會內部分歧明顯,部分議員要求重新評估農業條款與長期影響。執行層面上,如何監測雙方關稅實施及後續修訂,將考驗政策協調能力。若程序順利,協議有望在今年秋季全面落實。
歐洲主要車企及製造業企業對該協議反應積極,認為關稅減免將釋放資金投入研發與市場拓展。投資市場則因政策緩和而表現樂觀,歐洲汽車股價在協議消息公布後普遍上揚,顯示市場對跨大西洋合作前景持正面態度。
協議不僅是短期的貿易讓步,也為未來歐美更廣泛的經濟合作奠基。雙方已計畫就能源供應鏈、半導體製造與綠色科技展開新一輪對話。未來,雙方能否進一步深化數位經濟、能源與產業鏈合作,將決定跨大西洋經貿關係的長期走向。(1157字;圖1)
參考資料:
EU proposes tariff reductions to implement EU-US deal. European Commission. 2025/08/28
European Union to remove tariffs on U.S. industrial goods, triggering cuts for EU autos. CNBC. 2025/08/28
EU moves to slash US industrial tariffs to spare its carmakers. Politico. 2025/08/28
EU to scrap tariffs on US goods to pave way for lower car duties. Reuters. 2025/08/29
相關文章:
1.
NEDO《豐裕未來》報告:構想與創新政策啟示
2.
日本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與大阪世博的實踐願景
3.
歐美達成跨大西洋貿易新框架:15%關稅上限奠定穩定合作基礎
4.
日本任務導向的創新戰略地圖:NEDO《Innovation Outlook》
5.
歐盟啟動新一輪復甦基金撥款:西班牙、義大利領跑,數位與綠能轉型成焦點
6.
公共部門數位轉型:三菱綜研的公共DX架構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川普:從5月1日起「重啟美國」
(
2020/04/28
)
‧台灣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從20%降至15.2%、裝置量目標不變
(
2022/01/04
)
‧法國公布國家新核戰略 融資600億建六座新核反應爐
(
2022/02/14
)
‧習近平「共同富裕」「三次分配」提倡棄軟從硬「製造業不能丟」
(
2021/09/03
)
‧政院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自2024年開徵碳費
(
2022/04/25
)
‧歐洲晶片聯盟募集300億歐元 目標建2奈米晶圓廠
(
2021/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