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3D印表機出貨量倍增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4年11月3日
                            
                         
                     
                
            
         
        
            
            
|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研究發現3D印表機市場正面臨轉折點,預估從2015年起3D印表機出貨量將開始逐步加溫,因此2015年全球3D印表機出貨量可達21萬7,350台,比起2014年10萬8,151台,年成長率達101%。  | 
Gartner指出,擠製成型材料(material extrusion)的出貨量大幅成長是帶動3D印表機相關預測上修的主要因素。其實,未來幾年新供應商紛紛進軍3D列印市場,無論是直接投資或是透過群眾募資,幾乎每年每月都將有新公司加入。
由於擠製成型技術是3D印表機最早的技術,隨著早期專利到期的機會,開始愈來愈多廠商以低成本生產低價3D印表機裝置,主要鎖定一般消費大眾。擠製成型材料的支出,主要受全球各地大量利用現有低技術門檻打入500美元以下消費3D印表機市場的新創事業與小公司所影響。
未來3D印表機廠商為了維持其利潤將採用指向性能量沉積技術 (directed-energy deposition)以及粉體熔化成型技術(powder bed fusion);至於利用擠製成型技術與光聚合固化的3D印表機在愈來愈多廠商投入之下,平均單售持續下滑,這也是未來帶動3D印表機成長的動力。
整體來說,終端使用者在3D印表機方面的支出,可望從2015年的16億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34億美元。而從2015年至2018年期間,3D印表機出貨量每年都會以倍增速度前進,預計至2018年時,出貨量將超過230萬台。
以價格區間來區分出貨量,Gartner發現,2014年價格低於1000美元的3D印表機約佔整體價格區間11.6%;到2018年,在1至2,500美元價格區間所佔的比例將提高至28.1%。隨著愈來愈多消費與企業用市場逐漸採用3D印表機,Gartner預測,價格區間成長速度不同的現象將逐漸減少。
3D列印機市場主要由7大技術建構而成:
 表一、3D列印機市場之7大技術 
| 
 #  | 
3D列印機市場7大技術 | 
| 
 1  | 
材料擠製成型技術(material extrusion) | 
| 
 2  | 
性能量沉積技術(directed-energy deposition) | 
| 
 3  | 
粉體熔化成型技術(powder bed fusion) | 
| 
 4  | 
光聚合固化技術(vat photopolymerization) | 
| 
 5  | 
材料噴塗成型(material jetting) | 
| 
 6  | 
自動平台校正(automated bed leveling) | 
| 
 7  | 
加熱建構槽(heated build chamber) | 
Source : Gartner,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4年10月 
展望未來,隨插即印(plug and print)功能將從2015年起,帶動3D印表機市場成長,生態系統將維持複雜態勢。可是許多製造入門款材料擠製成型印表機的廠商為了增加自己產品的競爭力,開始在產品中納入相對簡單的隨插即印的功能,所以到了2016年1千美元以下3D印表機市場,將有10%產品具備隨插即印的功能。
Gartner認為,這股3D印表機趨勢的加速發展,使得原本市場會採用3D印表機的客戶群,從習慣使用開放原始碼且不受單一廠商束縛的早期採用者逐漸轉變成一般消費大眾為主流。(823字)
圖一 全球3D印表機出貨量預估
                                                            單位:千台
Source : Gartner,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4年10月
本網站相關連結: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