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2005年消費性電子展看大趨勢

瀏覽次數:76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Carlos 發表於 2005年1月1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2005年消費性電子有幾大趨勢,包括數位產品持續領導潮流、直播衛星(DBS)與有線業者的興起衝擊傳統電視業者、可攜式產品主導消費者口味、IP在製造者之間爭議不斷、HDTV興起引發連串效應、產品設計走向簡單化與商品化等。

表一 消費性電子幾大趨勢
  • 數位產品持續領導潮流
  • 直播衛星(DBS)與有線業者的興起衝擊傳統電視業者
  • 可攜式產品主導消費者口味
  • IP在製造者之間爭議不斷
  • HDTV興起引發連串效應
  • 產品設計走向簡單化與商品化等
Source: CEA,Digitimes,2005年1月

(1). 根據美國消費性電子協會公佈調查資料顯示,2004年全美約有60%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當中都是採用數位化的技術。因此,進入2005年之後,數位產品仍將引領這樣的潮流。CEA副總經理Jeffrey Joseph甚至表示,數位產品給消費者空前的控制經驗,他們強化了消費者的力量。

(2). 由於DBS與Cable業者相繼推出PVRs服務,使得傳統使用地面廣播的業者收到不同程度的挑戰。其預計在2005年時,PVRs服務將會隨著Comcast與AOL的加入,而強化其銷售力道。

(3). 2004年數位影像產品銷售量超過2,500萬台;由蘋果電腦推出的iPod與iTune音樂服務,刺激的MP3播放機的銷售潛能,預計2004年第四季iPod銷售量將可達4百萬台。此外,掌上型遊戲機、音樂手機、數位電視手機、掌上型多媒體影音播放機都將在2005年各領不同的風騷。

(4). 智慧財產權一直是廠商產品發展的利基與利潤來源。這也是為什麼索尼與三星簽下許多IP共享協定的主因。不過,隨著產品數位化過程,IP爭議不會停止。

(5). 距離高畫質電視時代只剩下2年的時間,原本一直被廠商認為會延遲推出的HDTV,終於在產品、技術與服務都 ready 的情況下,慢慢站上至高點。其影響的產業包含液晶電視、電漿電視與背投影電視的競爭;衛星、有線、地面廣播與電信業者的卡位;PVR的興起;數位內容產業的起飛等。

(6). 消費性電子與資訊產品的差異就在於介面、產品外型設計等。這次消費性電子展,英特爾介紹的EPC(Entertainment PC)外型已經不像是傳統的PC外型,倒是有點像DVD播放機的外型,而其操作介面也改成以遙控器與鍵盤都可的情況。而被大家津津樂道的iPod,也是以簡單化的介面與外型取勝。(711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