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知名財經雜誌Fortune近日公佈2005年美國500家獲利成長最快的企業排行榜,榜上有名的高科技業者中,以蘋果電腦居首,每股盈餘大幅成長超過2倍. |
|
在高科技業者當中,蘋果電腦因iPod熱銷帶動業績,2005年EPS強勁成長339.4%,成長速度在前500大企業中排名第11;Google則拿下第15名,EPS成長243.8%其次為21名的摩托羅拉,EPS成長182.8%;雅虎則登上32名,EPS成長120.7%.
表一 蘋果電腦於2006年會計年度第二季之iPod出貨量 |
機構 |
預測出貨量 |
機構 |
預測出貨量 |
高盛 |
約在930萬台 |
瑞銀 |
960萬台 |
雷曼兄弟 |
950~975萬台 |
貝爾斯登 |
1,050萬台 |
華爾街分析師 |
890~960萬台 |
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 |
880萬台 |
Source: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6年3月 |
從三月以來,許多研究機構與證券公司都認為2006年會計年度第二季(2006年1~3月),蘋果電腦的iPod銷售量將低於一千萬台,例如高盛(Goldman Sachs)就提出其出貨量季成長率將下跌34%;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認為其出貨量在950萬台至975萬台之間;而華爾街分析師認為是890至960萬台;瑞銀(UBS)亦認為會計年度第二季iPod出貨量只有960萬台.
但是另外一家券商貝爾斯登(Bear Stearns)表示,由於iPod需求仍相當強勁,認為蘋果電腦2006會計年度第二季的iPod出貨量可望看上1,050萬台.
最近另外一家證券公司Piper Jaffray每半年調查年輕人喜愛MP3播放機的報告中指出,年輕人擁有iPod的比例,從2005年秋季的74%提高至目前的77%.另外一項問題是未來可能購買的MP3播放機品牌是iPod的比例,從2005年秋季的79%提高至目前的88%.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iTunes線上音樂服務網站,2005年秋季只有64%會在iTunes下載音樂,而也提升至目前的71%.
可見得,以MP3播放機來說,iPod仍舊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有可能跌破一般專家的預測,因此2006年會季年度第二季的出貨量是否能夠持續1千萬台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iPod只要銷售不佳,MP3播放機的整體銷售應該也不好.(725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