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會籲美國加速國家量子戰略,以維持科技競爭與安全優勢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佈於 2025年4月9日
圖、美商會籲美國加速國家量子戰略,以維持科技競爭與安全優勢
量子科技的進展正迅速改變全球科技版圖,美國商會旗下技術參與中心(C_TEC)最新報告警告,若美國政府未及早採取動作,美國將在這場科技競賽中失去主導權。報告中強調,量子運算、通訊與感測等應用將對經濟、安全與產業產生深遠影響,而中國與歐洲已投入龐大資源發展量子國家戰略,美國須迅速回應,以維持其科技與安全優勢。
報告提出六大行動主軸,包括加快商業化進程、防範量子網路威脅、擴展國際合作、增加研發投資、強化供應鏈韌性,以及建構量子專業人才庫。這些政策不僅關乎技術發展,更涉及未來數位經濟的競爭與國安體系的重構。整體而言,量子時代的來臨已非未來式,而是當務之急。
報告特別指出,未來大型量子電腦將有能力破解現行的加密標準,對金融、軍事與醫療等領域的資料安全造成毀滅性衝擊。「先竊取,後解密」(Harvest now, decrypt later)策略已開始被惡意駭客操作執行,蒐集今日加密資訊,待量子技術成熟後再解密。這使得「後量子密碼」(PQC)標準的部署成為當務之急。
為因應上述挑戰,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應加速採用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制定的PQC標準,並透過稅賦獎勵、採購優惠與教育資源來促使企業提前布局。同時,企業也需展開現有系統的密碼演算法盤點與轉換計畫,以降低未來潛在風險。
量子技術的商業應用仍處於初期階段,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仍需倚賴政府資源與法規支援。報告主張應善用既有公部門資源與採購制度,引導技術落地。特別是在高風險新創投資與基礎建設建置方面,應建立穩定資本市場與鼓勵性稅制來吸引民間投資。
報告指出,量子科技所需的特殊材料與製程工具,與半導體產業類似,容易受到地緣政治影響。為防止重演晶片荒情境,美國應與盟國共建供應鏈,確保關鍵資源不落入敵對勢力手中,並透過政策吸引關鍵技術在地化發展。
在全球化技術競爭下,量子科技發展不應是單打獨鬥。報告建議建立「量子自由貿易區」,深化與盟邦在量子技術上的合作,包括出口管制、技術標準與共同研究,避免中國等潛在對手在技術競爭中取得先機,同時保障共享價值與國安利益。
目前全球量子科技人才短缺問題已浮現。報告呼籲政府應推動專業學位與職能課程,涵蓋量子工程、量子資訊科學與量子資安等領域,並強化與企業合作的在職訓練與技能再培訓方案。此外,應建立移民政策吸引國際人才,補足本地人才缺口。
量子科技對未來就業市場的衝擊深遠,教育部門應儘速將量子模組納入STEM課程,並提供量子模擬平台與實作機會,加速學生理解與應用能力。與產業攜手設計實用導向的學程,將有助於學生畢業即就業,推動整體量子產業發展。
報告不主張對量子技術實施過度監管,建議採用「風險導向、產業主導」原則,透過國際標準組織與產業聯盟訂定自主規範。如需立法,亦應依現有監管體系調整,不宜設立全新制度,以避免扼殺創新潛力與投資意願。
企業不僅是技術應用的最前線,也須是政策與標準形成的參與者。報告鼓勵企業加入標準化組織、建立與學研機構合作平台,並開始實施加密演算法轉換、供應鏈審視與技術試點。積極參與可確保企業在量子轉型中不落人後。
美中量子競賽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未來十年將決定全球科技格局與數位主權的走向。唯有政府、產業與教育界三方通力合作,建構完整量子生態系,才能在技術競賽與國家安全中占得先機。台灣作為科技重鎮,更應審慎觀察國際趨勢,及早擬定國家量子戰略,搶得全球布局的最佳時機。(1348字;圖1)
參考資料:
U.S. Chamber of Commerce Report Urges Faster Prep For U.S. to Become Quantum-Ready. The Quantum Insider. 2025/04/05.
Quantum Policy Principles. US Chamber of Commerce. 2025/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