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中國部署地月軌道衛星網路,挑戰美國主導地位

瀏覽次數:95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25年4月2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中國部署地月軌道衛星網路,挑戰美國主導地位

中國科學院太空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日前宣布成功在地月太空(cislunar space)部署三顆衛星,建立起完整的通訊與觀測網路。這三顆衛星分別為在地月遠距逆行軌道(DRO)的DRO-A、DRO-B衛星,以及在低地球軌道運行的DRO-L衛星。這個衛星網路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在深空探索與自主導航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時也挑戰了美國在月球探索領域的傳統主導地位。

專家指出,中國選擇的遠距逆行軌道恰好與美國阿提米斯(Artemis)計劃中用於載人月球探索的軌道重疊,這不僅凸顯了中國搶佔太空先機的戰略視野,更顯示出中國正積極拓展其在地月太空的影響力。根據美國政府預測,2024年至2040年間,企業將在地月太空創造約63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因此先行優勢可能帶來巨大的商業和戰略利益。

地月太空被視為近期月球探索及包括火星在內的深空探索的起點。美國和中國均計劃在此軌道上進行訓練,並建立通訊、導航和補給等關鍵支援基礎設施,為將人類送往月球和火星做準備。中國科學家將遠距逆行軌道形容為太空中的「喜馬拉雅山」,因為它具有極高的引力勢(位)能,使太空行器能以相對較少的能量被送往地球、月球和深空。

在2023年,中國透過一項耗時123天的拯救行動,成功將因發射火箭問題而未能進入預定軌道的DRO-A和DRO-B衛星調整至正確軌道。這兩顆衛星在經歷了850萬公里的共同旅程後,於去年8月成功分離並建立起K波段微波通訊連結。中國科學家認為,這展示了中國在複雜任務中的靈活性和適應性,為低成本深空探索開闢了道路。

技術層面上,中國在衛星部署過程中取得多項突破。太空應用中心報告稱,透過創新設計技術,他們僅使用了通常需要燃料的五分之一就將衛星部署到目標軌道。此外,中國還建立了一個穩定的通訊網路,能實現與距離地面117萬公里遠的衛星進行通訊,並利用三小時的星間測量數據實現了衛星軌道跟蹤的精確度,相較於之前使用地面跟蹤需要兩天時間。

除了衛星網路,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其他成就同樣引人注目。今年1月,中國發射了世界級技術衛星「實踐25號」,該衛星具有為其他衛星軌道加油的能力,這使中國能夠延長其軌道資產的壽命,優化太空資源利用,並降低頻繁發射的成本。雖然美國透過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在2020年率先完成了軌道加油任務,但中國的迅速跟進顯示其決心與成為強國的競爭企圖。

中國也在積極發展太空裝備的隱形能力。最近的研究顯示,中國正研發配備超級隱形能力的衛星和飛彈,設計用於躲避偵測系統。這項技術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針對軍事和戰略主導權的戰略性舉措。透過使其資產幾乎無法被偵測,中國在保持出其不意和確保其在宇宙中的利益方面獲得了獨特優勢。

在月球探索方面,中國透過嫦娥計劃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中國成功實現了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展示了其在太空探索領域的日益增強的實力。而在去年,中國的嫦娥六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訪問月球背面未探索區域的無人月球探測器,再次打破了太空紀錄。中國的下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是到2030年與俄羅斯合作建立一個國際月球研究站。

火星同樣是中國太空雄心的核心。2021年的天問一號任務創造了歷史性里程碑,在首次嘗試中就實現了環繞、著陸和部署祝融號火星車的三重成功。這一壯舉凸顯了中國已經獲得的驚人技術能力,使其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在火星上操作火星車的國家。中國的雄心並未止步於此,計劃到2030年進行火星樣本返回任務,為未來的載人探索奠定基礎。

中國的太空戰略不僅限於技術成就。2023年,中國決定將太空計劃置於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直接控制之下,這清楚表明了將民用探索與軍事目標合併的意圖,加強了中國太空軍事化的印象。此外,「一帶一路」倡議也成為中國擴大其在太空影響力的戰略槓桿,透過與全球150多個國家建立夥伴關係,包括太空相關項目,中國加強了其在國際談判中的地位。

儘管美國仍擁有超過8,000顆軌道衛星和完善的探索計劃,保持著無可爭辯的優勢,但中國在軌道加油、隱形技術以及月球和火星探索等關鍵領域的快速崛起正在挑戰這一歷史性主導地位。為了維持領導地位,美國必須加強創新投資並加強與盟友的合作。隨著中國太空雄心的實現,一個關鍵問題懸而未決:中國是否即將掌控太空主導權?(1638字;圖1)


參考資料:
China deploys satellites in Earth-Moon space, challenging U.S. lunar dominance. Chosun Biz. 2025/04/18.
Over 100 Massive Satellites Now in Chinese Control, Paving the Way for Space Dominance. Sustainability-Times. 2025/03/20.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