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13)

瀏覽次數:103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技術發展藍圖研析團隊 發表於 2025年5月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13)
 
機器人和手部義肢的觸覺速度可能與人類一樣快
傳統的電子皮膚在與物體互動時生成觸覺訊號,但它們通常無法有效率地編碼時間資訊和快速提取特徵。由Uppsala UniversityKarolinska Institutet研究團隊發表於《Science》期刊的研究成果指出,該團隊開發的義肢和機器人,擁有與人類手部感覺相當的觸覺。研究團隊開發了受神經科學啟發的人工觸覺系統,能處理類似人類神經系統的動態觸覺資訊。該系統由電子皮膚、能檢測壓力的感測器、人工神經元和訊號處理單元組成,能透過觸摸快速識別物體。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擴展該系統的功能,包括感知疼痛、熱和材料組成。該突破不僅使人機互動更安全,還有醫療應用的潛力,如幫助患有運動障礙的患者或促進中風後的復健。
參考資料:
Robots' and prosthetic hands' sense of touch could be as fast as humans. Science Daily. 2024/05/15.

AI驅動的降噪耳機讓使用者能夠選擇要聽的內容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人工智慧降噪耳機,可以幫助用戶選擇性聆聽特定的聲音。傳統的降噪耳機會濾除所有環境噪音,同時也可能會把重要訊息(例如警報聲或對話)也過濾掉。研究團隊設計的人工智慧系統結合了降噪功能和可以辨識環境聲的智慧型手機神經網路,能夠辨別20種不同的環境聲音,例如鬧鐘聲、嬰兒哭聲、警笛聲、汽車喇叭聲和鳥叫聲。使用者可以選擇想要聆聽的聲音種類,耳機即會消除其他噪音,並讓使用者清楚地聽到選定的聲音。研究團隊也實現了從環境噪音中擷取特定人的講話聲音的功能,讓使用者在吵雜的環境中也能進行清晰的對話,研究成果將在2024年美國聲學學會與加拿大聲學學會的聯合會議中發表。
參考資料:
AI-powered noise-filtering headphones give users the power to choose what to hear. TechXplore. 2024/05/16.

我們能否消除人工智慧的偏見?
人工智慧從海量資料中學習,但這些資料可能帶著歧視性的偏見,導致 AI 作出的決定並不公平。例如,貸款或醫療保健領域的AI系統可能會基於學習到的資料而歧視某些族裔或性別。 本文探討了幾個降低AI偏見的方法,例如「演算法剔除」移除不適當的資料、「微調」模型導正結果,以及「檢索增强生成」(RAG)技術限制模型的資料來源等。 然而,專家們也指出,AI 本身就是建構於人類世界,而人類社會本身就存在偏見,因此要完全消除 AI 的偏見非常困難。
參考資料:
Can we ri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bias? TechXplore. 2024/05/19.

受昆蟲眼睛啟發的相機可以讓機器人有更寬廣的視野
受昆蟲複眼啟發的相機提供了寬廣的視野,無需昂貴的鏡頭,非常適合用於機器人和無人駕駛汽車中的輕便且便宜的視覺感測器。蜻蜓等昆蟲的眼睛透過許多簡單的透鏡和光感受器提供了接近360度的視野。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鈣鈦礦奈米線模仿了這一結構,無需精密鏡頭。他們的3D列印半球設計有121個針孔開口,實現了140度的視野,成對使用時可擴展至220度。這些相機簡單、輕便且便宜,非常適合用於無人機群和跟蹤系統等應用。該研究發表在Science Robotics期刊上。(1041字;圖1)
參考資料
Cameras inspired by insect eyes could give robots a wider view. New Scientist. 2024/05/15.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