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30)

瀏覽次數:21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技術發展藍圖研析團隊 發表於 2025年7月1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30
 
產生更自然的合成語音新模型
如何將肌電圖(EMG)信號轉換成更自然的合成語音 使用擴散機率模型(diffusion probabilistic model)增強從肌電圖信號預測的語音特徵,使合成語音更自然。德國不來梅大學一種名為Diff-ETS的新型模型,旨在提升由肌電圖(EMG)轉換為語音的自然度。傳統的EMG轉換語音模型主要由EMG編碼器和聲碼器組成,但生成的語音往往不夠自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團隊在模型中加入了擴散機率模型,能有效增進語音特徵的品質,從而生成更自然的合成語音。實驗結果顯示,Diff-ETS模型在語音自然度方面顯著優於傳統模型。這項技術未來可望用於開發更強大的語音合成系統,幫助無法說話的人與他人交流,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arXiv》期刊。
參考來源: A new model to produce more natural synthesized speech. TechXplore. 2024/05/27


不論大小,紋身會使罹癌風險增加21%
隨著全球紋身流行度上升,惡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一種淋巴系統癌症)的發病率也大幅增加,但該現象目前尚未得到充分解釋。由Lund University研究團隊發表於《eClinical Medicine》期刊的研究成果指出,該團隊發現,無論紋身大小,紋身會使罹患淋巴瘤(lymphoma)的風險增加21%。研究團隊透過戶籍資料找到淋巴瘤患者,並與未罹患淋巴瘤的對照組進行匹配。參與者完成了一份關於生活方式因素的問卷,包括是否有紋身。這項研究包括11,905名瑞典人,其中淋巴瘤患者紋身比例高於對照組。在控制吸煙和年齡等因素後,紋身增加的罹癌風險依然存在。研究團隊推測,紋身可能會在體內引發低度炎症,從而導致癌症的發展。但該團隊也強調,需要進一步研究以驗證這些結果,並探索紋身與其他類型的癌症和發炎性疾病間的相關性。研究團隊建議,儘管紋身作為一種自我表現的形式仍然很受歡迎,但確保其安全性至關重要,個人若發現任何可能與紋身有關的症狀應尋求醫療建議。
參考來源: Tattoos increase the risk of cancer by 21%, regardless of size. New Atlas. 2024/05/27


基因鑲嵌現象比想像中更常見
基因結構變異,包括人類基因組大範圍的刪除(deletion)、重複(duplication)、倒位(inversion)和易位(translocation),對疾病的發展有何影響。由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和Berlin Institute for Medical Systems Biology of the Max Delbrück Center研究團隊發表於《Nature Genetics》期刊的研究成果指出,該團隊發現,基因鑲嵌現象(mosaicism),即個體具有擁有不同遺傳基因組成的細胞,比先前認為的更普遍。研究團隊使用被稱為Strand-seq的單細胞定序(sequencing)技術,發現明顯的基因突變是普遍存在的,84%的研究參與者的血幹細胞(blood stem cell)中存在著突變,顯示人體內普遍的基因多樣性。研究團隊並發現,大約每40個人類骨髓細胞(bone marrow cell)中就有一個帶有明顯的染色體變化,但不引起任何明顯的疾病或異常。此外,60歲以上個體的樣本往往具有更多帶有這種基因組變化的細胞,顯示其可能與高齡相關疾病間存在關聯性。研究發現挑戰了先前基因一致性(genetic uniformity)的觀念。
參考來源: Genetic mosaicism more common than thought. Science Daily. 2024/05/28


使用CART細胞癌症療法的分支治療小鼠氣喘
一項小鼠研究表明,透過基因工程細胞消滅引發哮喘發作的免疫細胞,有可能有效治療最常見的哮喘類型。然而,讓這種治療變得可負擔將是一大挑戰,其風險意味著可能只會用於那些經常出現致命哮喘發作的患者。北京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大多數哮喘患者只需吸入器即可,但每年有約25萬人死於嚴重哮喘。這種治療或可成為這些患者的一個選擇。研究團隊利用CAR T細胞來殺死嗜酸性粒細胞,在誘導出二型哮喘的小鼠中,一劑量的CAR T細胞可防止症狀發作長達一年。該治療方法在小鼠中未見嚴重副作用,也無癌變跡象。然而,CAR T細胞治療成本極高,需降低價格才能讓更多患者受益。該研究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1313字;圖1)
參考來源: Asthma treated in mice using offshoot of CAR T-cell cancer therapy. New Scientist. 2024/05/27

 

相關文章:
1.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29)
2. MIT革命性單劑量疫苗技術:雙佐劑組合策略開創HIV疫苗新里程
3.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28)
4. 歐盟對中國醫療器材業者採取新禁令,貿易摩擦升溫
4.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27)
6. 透過星形藥物輸送技術,每週服用一次的精神分裂症藥物顯示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