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6)

瀏覽次數:110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技術發展藍圖研析團隊 發表於 2025年7月3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6)
 
研究人員設計機器人幫助兒童安全過馬路
加州州立大學弗雷斯諾分校開發了一款名為CrossBot的機器人,專門幫助學童安全過馬路。這款機器人配備了雷射測距儀、攝影機、雷達和喇叭等多種感應器,能夠360度監控環境,並在車輛停下時指示學童安全過馬路。CrossBot的創新設計源自於研發人員送女兒上學時發現的問題,並且在城市街道測試中達到超過90%的準確率。不過,家長對機器人的可靠性和是否能取代人類交通護衛存在疑慮。然而,面對持續的導護志工短缺問題,CrossBot或許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能在關鍵時刻和高需求區域提供額外的安全保障。
參考來源: Researcher designs robot to help children cross streets safely. TechXplore. 2024/08/10


新研究發現,人工智慧對人類並不構成生存威脅
由University of Bath和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rmstadt研究團隊發表於6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的研究成果指出,該團隊認為像ChatGPT這樣的大型語言模型(LLM)不會對人類構成生存威脅,因為它們無法獨立學習或獲得新技能。研究成果顯示,儘管LLM在遵循指示和生成複雜語言方面表現出色,但它們缺乏生成推理能力,無法形成自己的見解或結論。這意味著它們仍是可控、可預測和安全的,沒有發展出危險能力的潛力。研究團隊並強調應關注AI被濫用的現實問題,而不是毫無根據地將精力放在擔憂AI成為生存威脅。
參考來源: AI poses no existential threat to humanity, new study finds. Science Daily. 2024/08/12


實驗顯示,大語言模型隨著語言能力的進步,會發展出現實的自我理解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實驗,探索大語言模型(LLM)是否能夠發展出對現實的自我理解。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組簡單的機器人導航問題,並訓練LLM來解決該問題,隨後使用探測技術觀察LLM的內部運作。儘管LLM從未被直接教導如何控制機器人,仍然自發地形成了對導航問題的內部理解,並能以92.4%的準確率生成正確指令。此一結果挑戰了我們過往對LLM的理解,並表明LLM可能比我們想像中更能理解語言的意義。
參考來源: Experiments reveal LLMs develop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as their language abilities improve. TechXplore. 2024/08/14


人造複眼以更低的成本及更高的靈敏度來改變及其人的視覺
香港科技大學(HKUST)的一個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全新的人造複眼系統。這項創新技術不僅成本更低,其靈敏度更是現有市場產品的兩倍以上。該系統以複眼的視覺能力為靈感,將徹底革新機器人的視覺技術,提升機器人在導航、感知及決策方面的能力。這一技術在無人機灌溉、災難救援等任務中,以及自動駕駛和智慧城市中都具有廣泛應用的潛力。該系統克服了傳統設計中的複雜性和穩定性問題。(888字;圖1)
參考來源: Artificial compound eye to revolutionize robotic vision at lower cost but higher sensitivity. ScienceDaily. 2024/08/08


相關文章:
1. 英國投入6300萬英鎊拓展充電基礎建設,加速電動車普及
2. 前瞻技術脈動: 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3)
3. 邁向通用人工智慧之路,將採S曲線達成,2040年實踐是合理預測路徑
4. Physical AI:邁向具身性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融合
5. 第七波重大科技變革浪潮正席捲而來,AI將徹底改變商業模式和整個科技產業
6. 三菱綜合研究所推出「LLaLaSapo」,支援企業導入大型語言模型的生成式AI整合服務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