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16)

瀏覽次數:72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技術發展藍圖研析團隊 發表於 2025年9月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16)

 
暗物質又一次打擊了是因為最大的搜尋卻一無所獲
最新的暗物質搜尋研究中,LUX-ZEPLIN(LZ)實驗尚未找到任何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s)的證據,這是暗物質的主要候選者。然而,這一結果使美國伊利諾斯州巴達維亞費米國立加速器實驗室的物理學家能夠對暗物質的性質設下有史以來最嚴格的限制,將WIMPs的可能特性範圍縮小了近五倍。儘管經過280天的搜尋仍未找到WIMPs,該實驗將持續進行至2028年。如果未來的搜尋也未能發現WIMPs,這可能會導致我們對暗物質的理解發生重大轉變。
參考來源:Another blow for dark matter as biggest hunt yet finds nothing. New Scientist,2024/08/26


Rubin天文台將捕捉遙遠褐矮星的微弱光線,幫助科學家了解銀河系的形成和演化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和能源部(DOE)聯合資助的維拉·魯賓(Rubin)天文台將於2025年開始運作,進行為期十年的時間與空間遺產調查。該天文台將捕捉遙遠棕矮星(elusive brown dwarfs)的微弱光芒,幫助科學家理解銀河系的形成與演化。棕矮星介於行星和恆星之間,自宇宙早期以來幾乎未改變。魯賓天文台將利用其近紅外能力和寬廣視野,觀測比目前天文調查更遠的棕矮星,揭示銀河系光暈中的隱藏棕矮星。這將使科學家能夠研究古老棕矮星的特性,追溯其源自的原始星系,進一步了解銀河系的歷史變遷。
參考來源:NSF–DOE Rubin Observatory will detect thousands of elusive brown dwarfs, unlocking Milky Way mysteries. NSF,2024/07/15


天文學家發現超大質量黑洞生長動力學的新現象
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的宇宙機制,可能解釋超大質量黑洞的成長方式。利用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 ALMA),天文學家觀察到來自活躍星系中心的磁性旋轉風,這種風可能有助於增加黑洞質量,類似於嬰兒恆星的成長過程。這一發現揭示了黑洞與其宿主星系之間的關聯,並提供了有關宇宙結構的重要洞見。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探究這種現象是否普遍存在,以更好理解超大質量黑洞的成長過程。
參考來源:Astronomers uncover new phenomenon in growth dynamics of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NSF,2024/08/01


新技術利用新穎演算法使雷達解析度加倍
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雷達訊號處理技術,能在不擴展頻寬的情況下顯著提高現有低解析度雷達的分辨率,研究成果發表在《IEEE Sensors Journal》期刊。該技術通過嵌入雷達訊號包絡中的附加資訊,並利用新演算法分析接收訊號的輪廓特徵,提升了目標區分度,實現了接近一倍的分辨率增強。這使得雷達系統能夠精確識別車內和車外的物體,而無需增加頻寬或使用複雜的超高解析度演算法,從而降低了成本並簡化了系統設計。該技術對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工業應用具有重要實際應用價值。(899字;圖1)
參考來源:New technology doubles radar resolution using novel algorithms. TechXplore,2024/12/30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