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AI運算:光子聯合轉換相關器(pJTC)引領AI的節能未來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廖雅韻 發表於 2025年9月12日

圖、光速AI運算:光子聯合轉換相關器(pJTC)引領AI的節能未來
面對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耗已成為一大瓶頸。尤其在核心的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運算中,其龐大計算負擔佔據了超過九成的能耗。為此,佛羅里達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共同開發了光子聯合轉換相關器(Photonic Joint Transform Correlator, pJTC)技術,該技術利用光學傅立葉轉換(Fourier Transformation, FT)大幅加速CNN運算,顯著降低能源需求,為AI計算開闢了一條更高效、節能的新道路,其研究成果發表於《Advanced Photonics》期刊。
傳統的電子系統要實現FT,其計算複雜度高達O(N²logN),成本高昂且耗能巨大。相比之下,光學系統能夠利用透鏡輕易完成這項任務,其速度和效率遠超電子系統。pJTC技術的核心創新,正是開發出近乎無能量消耗的片上FT,成功地將CNN的計算複雜度從O(N⁴)大幅降低至O(N²)。pJTC的架構設計靈感源自聯合轉換相關器(JTCs),但與傳統的4F光學系統不同的是,它允許信號和內核位於同一平面,大幅簡化了系統實現,減少了組件需求,並顯著提高了系統穩定性。
pJTC技術能在AI領域實現突破,歸功於其在三個關鍵領域的重大創新。首先是超高速可程式化,pJTC的運作速度可達GHz等級,比傳統技術快上百萬倍,能即時調整AI模型的運算核心與數據。其次是標準化組件整合,利用現有成熟的光子積體電路(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PIC),並結合矽光子傅立葉透鏡(On-chip Silicon Photonics-based Fourier Lens),簡化了硬體設計,為商業化鋪路。第三是晶片整合雷射技術,透過光譜多工技術,pJTC能在不同光波長上同時進行多個運算,實現高度並行化,並藉由光子線鍵合技術(Photonic Wire Bonding Technologies)將雷射光源直接整合至晶片,提升效能。
在實際測試中,pJTC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性能表現。微碟共振調製器(Micro-disk Modulators, MDMs)的Q值達到4500,消光比約10 dB,在1GHz運行速度下顯示出良好的信號完整性。系統的穩定性更是出色,30次重複測量的標準差僅為78.9 nW,小於平均輸出差分的4%,24小時穩定性分析也證實了系統的可靠性。在機器學習應用驗證方面,pJTC在MNIST數據集手寫數字識別任務中達到98.0%的準確度。即使在存在10%隨機時間延遲的挑戰性條件下,準確度仍能達到95.3%,充分展示了系統對電信號延遲的穩健性。在Fashion-MNIST數據集測試中,即便有10%隨機延遲,準確度依然可達85.2%。
pJTC技術就像是為AI數據處理打造的「光學高速公路」,讓數據在晶片內暢行無阻,透過微型透鏡直接進行高速、平行的數學運算,大大減少了計算複雜度和能源消耗,更為AI系統的未來發展開闢了更廣闊的道路。(941字;圖1)
參考資料:
Light-powered chip makes AI 100 times more efficient. ScienceDaily. 2025/09/09
Near-energy-free photonic Fourier transformation for convolution operation acceleration. Advanced Photonics. 2025/09/08. DOI: 10.1117/1.AP.7.5.056007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