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接連聯手輝達、超微和博通,AI真的朝向泡沫了嗎?
科技產業資訊室 - 茋郁 發表於 2025年10月15日

圖、OpenAI接連聯手輝達、超微和博通,AI真的朝向泡沫了嗎?
只有時間才能證明AI熱潮是否只是泡沫。但OpenAI並沒有停下腳步,並決心突破市場融資意願的界限,這無疑增加了市場的風險。
除了與輝達和超微達成的協議外,OpenAI最近還與晶片設計公司博通達成了一項協議,使其預計支出超過1兆美元。考慮到OpenAI估值為5000億美元以及 ChatGPT擁有8億用戶的獲利潛力,這聽起來雄心勃勃的計畫,或將重塑資料中心網路格局和晶片供應策略。
OpenAI和博通為期多年的合作將從2026年開始部署10千兆瓦(GW)的OpenAI設計的加速器和博通基於乙太網路的系統,彰顯了向客製化晶片和開放式網路架構邁進的趨勢,這可能會影響企業建構和擴展未來AI資料中心的方式。
OpenAI的接二連三的動作,是希望在2033年新增250 GW的運算能力,讓其能夠實踐開放網路標準的趨勢,並能夠為AI基礎建設提供靈活性和互通性。可是如此下賭注,可能意味著成本將超過10兆美元。
如果OpenAI最終未能實現其宏偉目標,這一大膽的作法將對AI趨勢造成重大打擊。雖然這不一定會徹底摧毀整個AI產業,但是卻會形成一股淘汰風潮,去蕪存菁,畢竟市場上還有很多其他大手筆的投資者,能夠持續維持這一AI趨勢。
作為一家未上市的公司,OpenAI無需向市場證明其支出的合理性,但風險在於,它將迫使Meta和微軟等上市公司展開競爭,這會導致成本螺旋式上升,只要一個環節判斷錯誤,亦可能形成產業風暴。
不過,OpenAI雖然知道輝達的重要性,其又引入超微和博通,表示著其想要應對AI晶片架構的多樣化,不想要單單依賴輝達。
Forrester表示,OpenAI 的選擇標誌著其朝向更開放、經濟高效且可擴展的架構轉變。乙太網路提供了更廣泛的互通性,並避免了供應商鎖定,這可能會加速分散式 AI 叢集的採用。
簡單來說,隨著工作負載的增加,超大規模企業和企業資訊長越來越關注如何有效率地擴展或擴展 AI 伺服器。輝達的GPU仍然是大多數大規模AI訓練的基礎,但企業正在尋找將其與其他加速器整合的方法。
此次合作也凸顯了網路選擇正變得與晶片設計本身一樣具有戰略意義,這表明AI工作負載的驅動和連接方式正在改變。OpenAI 的舉措凸顯了業界更廣泛的轉變,即朝著供應鏈多元化和確保更好地控制效能和成本的方向發展。
總之,如今的AI產業已經被OpenAI的接二連三的動作激發出AI熱情,可是分析師表示,由於OpenAI的未來寄託於一個缺乏清晰財務模型的宏偉願景,其到底會不會跟隨著OpenAI的規劃前進,還很難說呢!(1032字;圖1)
參考資料:
OpenAI–Broadcom alliance signals a shift to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AI. Network World, 2025/10/14
Why Broadcom’s Bet on OpenAI Is a Big Gambl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10/14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