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台灣數位相機廠商逐漸往垂直整合方向發展

關鍵字:數位相機(DSC);數碼相機
瀏覽次數:120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Carlos 發表於 2005年5月2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近年來,由於日本廠商不願釋出數位相機訂單,使得台灣數位相機廠商經營的相當辛苦,不過,隨著數位相機走向五百萬像素時代,挾著低成本優勢的台商,漸漸成為日本廠商釋單的代工重鎮,為提高自製率、減少向外購置材料成本,努力往垂直整合上下游是必要的發展方向.

9月8日市場上傳出,索尼已經對國內的數位相機代工龍頭普立爾釋出了五百萬畫素、三倍光學變焦的機種訂單,預計2006年上半年開始出貨.佳能目前兩大客戶為日商卡西歐、韓國三星,預期明年將新增1至2家新客戶.華晶科技以強大的成本競爭力,已經成為柯達搶下美國市場龍頭寶座的最大助手。

 

表一 台灣數位相機廠商情況
單位:億新台幣/萬台

廠商

2005年H1營收

2005年全年數位相機出貨量預估

普立爾

142.96億

900萬

華晶科

48.77億

800萬

亞光

146.04億

450萬

佳能

81.41億

400萬

Source :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本室整理,2005年9月

普立爾為確保鏡片和鏡頭組來源無虞,目前在大陸佛山廠玻璃鏡片平均單月產能達650萬片、塑膠鏡片350萬片,皆提供自家產品出貨使用,目前數位相機整體自製率達到5成,2005年底希望能達到6成目標.

華晶科為加強鏡頭組發展,目前在日本投資設立的鏡頭設計公司Altek Japan Corporation,己陸續完成鏡頭開發,並開出模具小量試產中,且在中國上海設立生產及銷售光學零組件的國晶光電科技.

佳能目前在東莞設立承光五金和亞昕精密,主要製作數位相機鋁合金外殼和塑膠射出的生產製造,由於鏡片和鏡頭組的生產會牽涉到專利問題,因此佳能目前尚未有往鏡片或鏡頭組發展的計劃,主要跟日系廠商購買為主

亞光玻璃毛胚月產能已達 100萬片,並已達自製比重 50%的水準,預估今年底可達到150萬片。2006年更將進一步擴產至200萬片至300萬片規模,達到100%自用非球面鏡片使用的目標。此外,亞光今年進一步延伸至FPC軟板的製造,以亞光目前每月FPC採購金額達350萬美元估算,預期在自製FPC高階軟板提供自用後,每月可省下2500萬元至2800萬元的採購成本.(785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