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數位相機產業經過近2、3年維持爆炸性成長之後,包括日本、歐洲與美國市場成長已有趨緩現象。不過,許多分析師預估,隨著數位相機主流機種的代工報價日漸下滑,將有助於零售價的降低,以及進一步刺激新興市場高度成長。
|
|
就如同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一樣,新購機與汰換機將是帶動全球數位相機市場成長的2大主要動力。其中,歐美、日本、南韓及台灣等較先進國家是以汰換機為主,也就是說,消費者在購買新機的同時,會汰換原有的舊機,以追求高性能的照相需求。但是新興市場如中國大陸、巴西、印度及中南美地區等將扮演要角,帶動新購機市場高度成長,也就是說,這些市場數位相機普及率仍就不高,因此初次購買數位相機的消費者仍佔大多數。
新興國家市場局限於國民所得的考量,採購主力機種價格區間約落在99至199美元之間,相對來說中高階的299~599美元機種採購比重仍低。因此如果要打開新興國家市場,勢必要從低階數位相機切入。以目前市場主流已經切入6百萬像素來說,新興國家可以從2至4百萬像素機種購得,因此價格就成為決勝點。
表一 數位相機出貨量往1億台邁進
|
|
2006 |
2007 |
數位相機出貨量預估
|
8千至9千萬台
|
1億台
|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6年7月
|
而從產業的發展態勢來看,台灣廠商鴻海(買下普立爾)、華晶科與佳能都具備代工成本競爭優勢,有機會在99~199美元的中低階機種快速發展。
汰換機的消費族群由於以往已有採購2至4百萬畫素的經驗,因此,對於防手震、高感光與高倍數的光學變焦等功能要求較為嚴苛,台灣廠商對防手震、高感光等先進技術屬於剛投入研發的階段,因此,汰換機市場仍是日系大廠如三洋、Canon與索尼等業者的天下。(71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