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亞洲電腦製造商往創新研發前進!

瀏覽次數:99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0年1月1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根據紐約時報的觀察,隨著時代的改變,亞洲電腦企業已不再甘願只做單純的代工,賺取不到10%甚至不到5%的毛利。在許多產業,包含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以及網站,亞洲企業期望增加控制力的慾望開始與日俱增。

在10多年前,美國電子製造產業移往海外之時,許多人士害怕美國經濟因此受挫之下,想出了一套運作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將價值較高的研發與設計工作留在美國本土內,其他較為低階的製造移往海外也無所謂,這對於產業外移的危險性並不大。

表一、亞洲PC廠商投資新一代新創企業情況

公司

說明

廣達

投資1千萬美元在一家位於矽谷中心的聖荷西晶片公司Tilera

投資1,600萬美元於一家矽谷新創公司Canesta

富士康

投資前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開設的創新工廠

宏碁與華碩

兩家公司透過iD Innovation投資矽谷新創軟體公司DeviceDM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0年1月

可是隨著近年來美國知名品牌在個人電腦市場紛紛因為毛利因素退守之際,亞洲企業開始經營品牌。包含宏碁、聯想、甚至華碩、微星等。主要原因當然是台灣與中國大陸企業投入了更多心力在研發與設計的工作,配合多年經營品牌失敗的經驗,所以得以獲得更佳的機會。

另外讓美國企業覺得緊張的是,亞洲企業開始大舉投資矽谷新創公司,期望能獲得更佳的科技技術主導權,這讓美國企業深怕他們與亞洲之間的差距,愈拉愈近。

根據觀察,目前已有許多台灣科技公司將投資觸角延伸至矽谷的晶片、軟體、服務等新創公司,進而取得最新的科技。例如:2009年10月,廣達投資1千萬美元在一家位於矽谷中心的聖荷西晶片公司Tilera。Tilera正在研發類似英特爾及超微的處理器工作。另外,廣達還投資1,600萬美元於一家矽谷新創公司Canesta。Canesta的技術是能讓其在電腦、電視以及三度空間下辨識物體,這表示人們可以依靠手勢移動電腦螢幕上的照片或文件,甚至切換電視頻道。

另一家代工龍頭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也於2009年宣佈投資前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開設的創新工廠。除積極培植下一代創新人才,也開創具有市場價值和商業潛力的項目,包含網際網路、行動網際網路和雲端運算等,期望亞洲也能創造更多新創公司。(816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