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NEDO《豐裕未來》別冊報告:現代社會的創新挑戰與未來願景

瀏覽次數:96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謝采燁 發佈於 2025年8月2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NEDO《豐裕未來》別冊報告:現代社會的創新挑戰與未來願景

日本 NEDO 技術戰略研究中心(TSC)在《創新所應追求的「豐富未來」》(イノベーションの先に目指すべき「豊かな未来」)別冊中,提出了「六大價值軸」與「十二項社會像」,並結合具體創新案例,描繪出如何以技術創新實現「豐裕未來」。這一框架不僅是科技政策的藍圖,也是一種價值導向的創新設計邏輯。

首先,「健康與安定生活的實現」對應的社會像為「無飢餓且健康的社會」與「每個人都能認同且參與的多樣性社會」。案例重點放在精準醫療、AI 輔助診療、再生醫學,以及農業科技提升糧食安全。例如,開發遠距健康管理平台,協助高齡社會維持健康與自主性。以及透過 AI 分析學習者與專家的差異,並將理解度回饋至訓練環境,有助於加速與善技能學習過程等。

其次,「自我實現與多元共融」對應「讓所有人都能展現潛能並實現自我理想的社會」與「讓所有人都能安心持續工作的社會」。案例聚焦於深化對人腦與感官的理解,挑戰人類能力的極限,以及進入宇宙與深海等未知領域,以此提升生活品質、克服障礙並推動新產業誕生。以及透過五感技術建構沉浸式虛擬空間,使人們能體驗現實中無法實現的經歷,並在虛擬世界中建立社群、突破語言限制,融合現實與虛擬體驗,最終達成紓解壓力、孤獨與焦慮的效果。

第三,「永續經濟與環境」提出三大產業創新方向:除透過共享工廠與智慧化零組件推動多品種少量生產,降低成本並強化供應鏈韌性外,以數位轉型實現「物」的服務化,透過軟硬融合與訂閱模式提可升附加價值,另外推動數據驅動型材料開發,專注太陽能、奈米與智慧材料等前沿領域,打造永續與具競爭力的產業基盤。

第四,「自然共生的地球」對應「與自然和諧的社會」與「生態系共生社會」。案例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循環型材料、環境感測監測網路。這些技術不僅防止資源過度開發,也確保人類活動與自然系統的平衡,維護長遠的生態永續。

第五,「強韌舒適的基盤」則聚焦於「智慧基盤社會」與「高品質生活環境」。案例如智慧城市設計、交通系統最佳化、能源高效建築與環境感知技術。這些創新讓城市不僅能應對風險,更能提供舒適、便利與高效率的生活。

第六,「安全與安心的社會」對應「不受制約能自由安全活動的社會」與「防災減災韌性社會」。案例聚焦行動革命(MaaS、CASE),以共享平台與自駕技術提升便利並解決地區課題、透過 DX 強化地區社群,運用數據促進健康、防災與經濟發展,以及強化資安,導入量子計算與新型加密技術,確保社會安全與信任基盤。

從這六大價值軸與十二社會像可以看出,NEDO將技術組合成「功能」進而服務於「社會課題」。例如,碳中和的實現,不僅需要再生能源,還要結合氫能、電池、數位電網與產業轉型;健康社會的實現,則不僅是醫療科技,還需要資料共享、倫理治理與教育配套。這些案例顯示,創新是跨領域的系統性設計而非單一技術突破。此份報告說明六大價值軸與十二社會像,並結合各領域的創新案例,既是政策引導的願景也是企業與研究機構推動研發的指南,讓技術創新真正成為解決人類共同課題的力量。(1209字;圖1)


參考資料:
イノベーションの先に目指すべき『豊かな未来』―大切にすべき価値軸/実現すべき社会像とは。新エネルギー・産業技術総合開発機構(NEDO),2021/06/30
イノベーションの先に目指すべき「豊かな未来」 別冊。新エネルギー・産業技術総合開発機構(NEDO),2021/06/30
イノベーションの先に目指すべき『豊かな未来』。新エネルギー・産業技術総合開発機構(NEDO)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