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半導體景氣將優於預期 但下半年不確定性高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劉佩真 發表於 2025年4月15日
圖、第二季半導體景氣將優於預期 但下半年不確定性高
2025年3月台灣上市櫃半導體業者合併營收表現亮眼,包括先進製程製造、積體電路設計、半導體封測產業、IP矽智財、ASIC、記憶體等族群,主要是受惠於AI出貨動能強勁、終端庫存回補、中國補貼政策的拉抬、美國對等關稅出爐前的拉貨潮,特別是AI相關應用持續發酵,凸顯台灣半導體相關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換句話說,美國對等關稅暫緩實施90天的政策,加上市場深怕美國政府最新公告將包括智慧型手機、電腦和半導體在內的一系列關鍵科技產品,從其「對等關稅」中豁免,此舉恐僅是臨時性質,故預計短期間可望帶動全球科技供應鏈積急於2025年第二季進行備貨或加快出貨的速度,顯然再搭配第一季台系半導體業者亮眼的業績表現,2025年上半年台灣半導體業產值仍可處於高檔;不過下半年則將存有變數,畢竟各國後續的談判結果未知,對於全球經濟乃至於半導體業所面臨的終端應用市場需求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訂單波動的程度恐加大,此則顯示我國本產業者在變局中依舊仍有挑戰。
至於台積電將於4月17日舉行法說會,屆時將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畢竟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是否影響半導體產業走勢與台積電全年營運,以及AI晶片、CoWoS需求是否降溫,另外來自於美方的壓力,特別是台積電與Intel合資公司傳言等議題,以及台積電未來如何因應美中科技戰、川普對等關稅或是隨即而來的晶片關稅等,將為科技供應鏈的重要觀測。
2025年第二季預計在美國對等關稅暫緩實施90天下,科技供應鏈將掀起提前拉貨潮,有助於部分業者的業績呈現淡季不淡
2025年第二季台積電的業績情況應仍可期待,同時先進製程表現仍精優於成熟製程,主因Apple M3與Intel PC委外訂單的挹注,再加上Nvidia B系列晶片持績量產;不過二線晶圓代工業者的成熟製程恐因中國新產能開出、客戶對於成熟製程備貨政策持續保守之下、台系DDIC廠商投片逐漸外移之趨勢下,使得產能利用率尚無法提升至七成以上。至於2025年第二季預計在美國對等關稅暫緩實施90天下,科技供應鏈將掀起提前拉貨潮,再加上新機備貨、換機潮等因素,有助於部分業者的業績呈現淡季不淡,預估2025年第二季半導體產業合併營收季增有機會落於持平至小幅增加的態勢。
受到總體環境、美國對等關稅與各國的談判結果等變數仍大之影響,對消費市場需求存在潛在不利因素,使得 2025年下半年半導體業景氣能見度降低
有鑑於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存在90天的緩衝期,但因客戶拉貨潮提前出現在第二季,加上第三季恐是各國陸續與美國談判出爐的時間點,目前情勢仍未明,甚至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引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的風險,故受到總體環境、美國對等關稅與各國的談判結果等變數仍大之影響,對消費市場需求存在潛在不利因素,使得2025年下半年半導體業能見度降低。
整體而言,雖然以目前的情勢來看,90天緩衝期過後美國對等關稅並不會直接衝擊台灣的半導體出口,但其對全球經濟和相關終端產品的影響,以及未來關稅政策變動的可能性,皆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和挑戰,更何況美方可能對晶片關稅隨時發動攻擊,意謂關稅政策恐促使美國企業重新評估其供應鏈,尋求將生產基地移出可能被課徵關稅的地區,甚至關稅措施可能會加劇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進一步提升地緣政治風險,這對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鏈的台灣半導體產業來說是不確定的因素;更值得關注的是除了關稅手段,美國還可能採取其他措施,進一步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施壓,其中最受關注的議題包括美國政府可能促成台積電與Intel成立合資企業,以及推動聯電與Global Foundries合併等,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長期發展帶來挑戰,故我國半導體業者需要密切關注情勢發展,並積極尋求應對策略。(1440字;圖1)
參考資料:
3月營收評析:總體環境不確定性高,台積電法說會為半導體。元大證券。2025/04/11。
台灣產業前瞻:台積電帶動下,台灣廠商將加快美國產能布局,緩解對等關。元大證券。2025/04/11。
三力齊發 電子鍊上月成績亮眼。工商時報。2025/4/11。
台積電3月營收2859億 首季營收創同期新高。台視新聞台。2025/04/11。
台積電Q1達標 專家:關稅.美投資是未來變數! 2奈米估H2量產 台積電全年營收拚千億美元。非凡新聞台。2025/04/11。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