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Katalyst收購Atomos,加速在軌衛星維修與升級技術

瀏覽次數:1213|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25年4月2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Katalyst收購Atomos,加速在軌衛星維修與升級技術

2025年4月,太空科技產業迎來重大整併消息,亞利桑那州的Katalyst Space Technologies正式宣布收購了科羅拉多州的Atomos Space。這項交易將兩家專注於軌道服務和太空轉移載具的新創公司合併,讓業界備受矚目。此次收購是Katalyst拓展在軌衛星服務能力的戰略舉措,預計將為商業衛星營運商和國防客戶提供更全面的太空服務解決方案。

據Katalyst執行長Ghonhee Lee表示,整併後的團隊將開發並發射能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太空船,提供衛星壽命延長、升級服務以及太空領域態勢感知等功能。這項收購交易已於今年3月完成,但金額未對外公開。該公司將繼續營運Atomos位於科羅拉多州Broomfield的製造測試設施,並且Atomos共同創辦人Vanessa Clark也將加入Katalyst管理團隊。

Atomos最著名的產品是「Quark」軌道轉移飛行器,這款可重複使用的軌道轉移載具(OTV)也被稱為「太空拖船」,主要功能是將有效載荷運送到目標軌道位置。今年三月,Atomos已完成第一次示範任務,透過Quark-LITE與名為Gluon的目標太空船進行測試,成功驗證了軌道轉移、對接和太空加油等關鍵技術能力,儘管在過程中曾遇到太空船翻滾和通訊故障等問題。

Katalyst正以此次任務的數據和經驗教訓為基礎,開發下一代平台,目標鎖定地球同步軌道任務。這是通訊和觀測衛星的主要軌道位置,具有極高的商業和戰略價值。李恭熙指出,地緣政治緊張和太空競爭都在加劇,衛星營運商需要更大的靈活性,不能再依賴傳統方式發射固定功能的衛星並期望它們長期保持競爭力。

在太空服務領域,經濟效益和操作時間是推動市場採用的關鍵因素。Ghonhee Lee表示:「太空部隊等客戶已明確表示有需求,但前提是任務經濟性和操作時間必須合理。」為解決這一挑戰,Katalyst正押注於多任務太空船,透過讓一艘太空船執行多個任務,客戶可以分攤主要成本,如太空船本體和發射費用。

Katalyst近期公布了一種新型對接架構,依賴軌道轉移載具且不要求衛星攜帶特殊硬體如機械臂或感測器。該公司聲稱這可能為服務「未準備好的」衛星開闢道路,即那些原本並非設計用於升級或加油的衛星。這項技術突破大幅擴展了潛在服務市場範圍。

透過此次收購,Katalyst獲得了從2018年以來Atomos開發的重要智慧財產權,包括專有的太空船平台和機器人技術。Vanessa Clark指出:「擁有經過飛行驗證的平台、交會接近操作技術和升級套件,全部集中在一個屋簷下,我們現在可以提供全棧式任務解決方案,大幅縮短交付時程。」

Katalyst已贏得美國國防部合約,為太空部隊國家太空測試和訓練複合設施(NSTTC)的衛星增加太空領域態勢感知能力。公司計劃進行地球同步軌道示範任務,暫定於2026年底進行。Ghonhee Lee強調,這正是此次收購的主要協同效應和原因之一,同一太空船將同時服務商業壽命延長客戶和國防部任務。

太空在軌服務曾經是一個小眾概念,如今已獲得市場青睞,因為商業和政府營運商都希望延長老化衛星的壽命並減少太空垃圾。Vanessa Clark補充說:「由於三個領域:太空領域態勢感知、升級和壽命延長,都需要交會接近操作,我們將定期執行這些機動。這種重複操作將提高我們處理太空船對接等複雜高風險任務的熟練度,使我們能以可負擔的價格提供高任務保障。」

透過整合衛星壽命延長、衛星升級和太空領域態勢感知三種領域服務,Katalyst旨在改善任務經濟性,使這些服務更易被更多客戶採用。Ghonhee Lee解釋:「透過在這三個領域疊加經濟效益,我們將使這些任務更易於更多客戶取用,這最終將為太空採礦、太空製造和進一步探索等新型任務類型鋪平道路,多元化太空經濟。」(1300字;圖1)


參考資料:
Katalyst Space acquires Atomos to accelerate in-space services. SpaceNews. 2025/04/24.
Katalyst Space Technologies has announced its acquisition of Atomos Space. Katalyst Space Technology. 2025/04/24.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