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正進行轉型戰略,AI和機器人計程車扮演關鍵性角色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友子 發表於 2025年6月17日

圖、特斯拉正進行轉型戰略,AI和機器人計程車扮演關鍵性角色
特斯拉創立於近22年前,其理念簡單卻又激進,其認為電動車的誕生並非源自於電池領域的某種突破,而是源自於以新的方式整合成熟的技術。
特斯拉的創立理念是:幾年前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中流行的、手指大小的鋰離子電池可以成千上萬個連接在一起,組成一個電池組,為跑車提供動力。
特斯拉真正的突破在於,它結合了精湛的軟體和機械工程技術,防止電池組成為火災隱患。當傳統汽車公司最終意識到鋰離子電池的潛力時,這為這家新創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優勢。
如今隨著電動車市場進入價格戰時代,特斯拉押注於一項尚處於萌芽階段的AI技術,希望能夠重塑公司,到2026年年底,或許能夠實現1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的量產。
這是幫助特斯拉成為一家機器人公司,而不是一家電動車的公司,這項策略幫助該公司的市值能夠保持在科技巨頭水準,而非汽車製造商的水準。所以即將在6月22日在德州奧斯丁推出的機器人計程車就扮演關鍵性角色。
一輛能夠自動化駕駛且決策的電動車,真的是一個完全不同於人為駕駛的電動車概念。馬斯克當初的作法是,鑑於特斯拉已經銷售的車輛數量,特斯拉可以根據車輛行駛的真實數據,讓其自動駕駛系統優化。這與當初依賴Lidar的自動駕駛技術完全不同,只不過特斯拉的方式要花費更長時間。
如今機器人計程車產業領導者Waymo,即使營運已經上路,但是其在路上執行的數量也只有1500多輛自動駕駛汽車。對於Waymo的母公司Alphabet來說,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的收入遠不及谷歌的廣告收入。Waymo持續堅持只是希望在能夠獲利的前提下,等待技術突破,讓其事業真正起飛。
至於通用汽車,其早就放棄了耗資巨大的自動駕駛計程車計劃了。不過,通用汽車那次失敗的汽車實驗啟發了特斯拉自動駕駛計程車的誕生。通用汽車EV1 最初的續航里程不到100英哩,是汽車製造商未能將願景商業化的典型例子。
馬斯克現在的想法是製造出大量的自動駕駛計程車,進而將特斯拉進行轉型。不過,馬斯克警告稱,特斯拉的早期努力看起來規模很小。也許第一週會生產10輛,幾個月後產量會擴大到1000輛,到2026年底,產量會達到數十萬輛,甚至超過100萬輛。這是Waymo不能比擬的,關鍵就在於整車成本。
可是特斯拉的最大問題是,為了追求行車安全,其預計在6月22日啟動的機器人計程車服務可能推遲推出。因為特斯拉不想一推出就出現許多問題,讓大眾對於這一服務失去信心。
總之,特斯拉這一轉型戰略,將影響其未來市值的高低,以及能否脫離電動車銷售量對於公司未來營運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對未來機器人計程車的前景也將帶來指標作用。(1052字;圖1)
參考資料:
How Elon Musk Is Reinventing Tesla's Strategy.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06/14.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