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2)

瀏覽次數:66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技術發展藍圖研析團隊 發表於 2025年7月1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2)
 
何時信任人工智慧模型:新方法可以改善不確定性估計
使用最小描述長度原則(MDL),能快速且準確地量化模型的不確定性。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種判斷機器學習模型(像是人工智慧)可靠度的方法,能讓機器更準確地告訴我們它有多有把握,這對醫療診斷或篩選求職者等需要「高度信任」的應用非常重要。傳統上,機器要做這些估計需要很複雜的計算,而且常常不準確。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的解決方案,稱為IF-COMP,其基於一種最小描述長度(MDL)的原則,不需要複雜的假設,能更快、更準確地估計模型的不確定性。如此一來,便能知道機器什麼時候值得信任,何時需要更小心。此技術不但能讓機器在醫療和其他高風險領域更可靠,相關研究已發表於《arXiv》期刊。
參考資料:When to trust an AI model: New approach can improve uncertainty estimates. techXplore.2024/07/11


在人工智慧輔助下寫的故事更有創意、寫得更好、更有趣
AI雖然能提高個人創意,但可能讓大家的故事變得越來越相似,減少創意的多樣性。艾希特大學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研究發現,AI可以幫助人們寫出更有創意和更有趣的故事,但也可能讓大家的故事變得越來越相似。研究團隊讓300位參與者寫短故事,並將他們分為三組:一組不使用AI,一組使用ChatGPT生成三句開頭,另一組可以從五個AI生成的點子中選擇。結果顯示,使用AI的參與者,尤其是那些原本創意較少的人,他們的故事質量提高了26.6%,不那麼無聊的程度提高了15.2%。然而,這些使用AI的故事之間相似性增加了10.7%,導致整體創意的多樣性減少。研究團隊提醒,如果出版業普遍採用AI生成的故事,可能會讓故事風格變得雷同,減少原創性。總結來說,AI能提升個人創意,但廣泛使用時需謹慎,以免損失集體創意的多樣性。
參考資料:Stories written with AI assistance found to be more creative, better written and more enjoyable. TechXplore.2024/07/12


新的神經網路像人類一樣做出決定
每天我們都會做出成千上萬的決定,像是過馬路和吃什麼,而這些決定經常依我們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和過去經驗來做出。現今的機器人和電腦程式做決定時,無法像人一樣靈活應變,而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新型神經網路,能像人一樣做出更靈活的決定,這個新網路叫RTNet,它學習了人類在做決策時會慢慢收集證據並作出最終判斷的過程。研究團隊訓練這個網路來辨識手寫數字,並讓它在有雜訊的圖片中進行任務挑戰,結果發現這個新網路在速度和準確度上都與人類表現相似,研究成果已發表於《Nature Human Behaviour》期刊。
參考來源: A new neural network makes decisions like a human would. TechXplore.2024/07/15


工程師開發OptoGPT用於改進太陽能電池、智慧窗戶、望遠鏡等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了一種叫做OptoGPT的AI技術,能快速設計出太陽能電池、望遠鏡和其他光學元件。這個技術的靈感來自ChatGPT,它能從所需的光學效果反向推算出最佳方案。傳統的光學設計通常需要專業知識和大量時間,而OptoGPT只需0.1秒就能完成設計,且設計出的結構比傳統方式更容易製造。研究團隊使用一個包含1000個已知設計結構的驗證資料測試了OptoGPT,結果顯示其設計與驗證資料間的差異僅為2.58%,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Opto-Electronic Advances》期刊。(1114字;圖1)
參考來源: Engineers develop OptoGPT for improving solar cells, smart windows, telescopes and more. TechXplore.2024/07/18


相關文章:
1.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1)
2. 小米或許才是特斯拉的真正敵手!小米和特斯拉對於電動車未來思考不同,採取戰略也不同
3.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0)
4自動駕駛車之熱,又再一次被燃起,關鍵在於AI重新點燃了希望
5. 1億美元的AI人才爭奪戰正在OpenAI和Meta之間展開
6OpenAI獲美國國防部2億美元AI合約,掀起軍事應用新篇章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