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韓美關稅衝擊下的出口博弈:韓國在AI浪潮與市場多元化中的挑戰與突破

瀏覽次數:112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25年9月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韓美關稅衝擊下的出口博弈:韓國在AI浪潮與市場多元化中的挑戰與突破

韓國2025年8月出口數據表現亮眼,出口額達584億美元,年增1.3%,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然而,背後卻隱藏著來自美國的貿易壓力。美方自2025年7月底實施的關稅政策,使美國市場成為韓國出口結構中的不穩定因素。尤其汽車、鋼鐵與零組件等產業首當其衝,為韓國企業帶來沉重成本負擔,也讓出口增長的成績單蒙上陰影。

美國延遲落實將汽車關稅自25%降至15%的承諾,並以韓國投資承諾作為談判籌碼,讓韓國車廠處於兩難。數據顯示,8月對美出口降幅高達12%,為2020年疫情以來最大跌幅。這使韓國企業不得不吸收關稅成本以維持市占率,未來勢必將面臨價格調整壓力,進一步影響需求與市場信心。

半導體則成為出口的最大亮點。8月出口額突破151億美元,年增27.1%,占總出口近四分之一。這波增長受惠於AI與數據中心需求帶動記憶體價格上揚。然而,市場分析認為,這種增長可能部分反映企業提前囤貨,為美方未來可能針對半導體徵收新關稅做準備。一旦政策落實,韓國的出口成長動能將受到挑戰。

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同樣承壓,年減2.9%,顯示智慧手機與顯示器需求飽和,加上中國加速推動本土製造,韓國機械設備銷售受到明顯影響。這使得韓國必須尋求新的出口動能,降低對中美市場的高度依賴。

在此背景下,韓國企業正積極拓展其他市場。東南亞與中東地區成為新興增長點,8月對東協出口成長11.9%,中東市場亦年增1%,展現貿易多元化的初步成果。特別是造船業和環保車輛需求旺盛,使韓國在全球供應鏈重整中找到新的立足點。

汽車出口雖在美國市場受挫,但綠能車和二手車出口推升整體汽車出口額至55億美元,創歷年8月新高。此趨勢凸顯韓國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技術優勢,也讓產業在面對美國貿易壁壘時仍有競爭力。

韓國政府已著手推出政策應對措施,集中於三大方向:短期支持企業緩解經營壓力、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以及提升產業競爭力。業界認為,這些措施若能落實,將有助於中小企業度過關稅衝擊,並加快技術升級的步伐。

金融界則警告,關稅戰可能帶來長期經濟風險,尤其在半導體領域若失去美國市場優勢,對韓國經濟的衝擊將不容小覷。因此,韓國必須在外交談判中爭取更多政策空間,並加速投資AI、電動車及高階製造技術,鞏固全球供應鏈地位。

總體而言,韓國出口數據的表面增長掩蓋了背後的挑戰。關稅政策、地緣政治與市場需求變動交織,迫使韓國在穩定傳統市場與開拓新興市場間尋找平衡。未來,能否將AI與新能源車產業優勢轉化為新的出口引擎,將成為韓國經濟走向的關鍵。(985字;圖1)


參考資料:
Exports to U.S. tumble by double digits as Trump tariffs catch up. Korea JoongAng Daily. 2025/09/01
South Korea August exports miss forecast as US tariffs weigh. Reuters. 2025/09/01
Korea's exports rise 1.3% year-on-year in August on robust chip demand: data. The Korea Times. 2025/09/01

 
相關文章:
1. 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從半導體戰略到國家資本主義的政策轉折
2. 監管主權或經貿穩定?歐盟在川普的數位稅威脅下陷入兩難
3. 美國關鍵礦產戰略新局:供應鏈重塑與澳洲角色崛起
4. Meta再一次重組AI團隊,專注研究、培訓、產品和基礎設施,成敗在此一舉
5. AI試點成功率僅5%,一旦AI未來一年仍不能兌現承諾,經濟將被拖累
6. 一場顛覆拿破崙式指揮的革命,AI正在重塑軍事指揮結構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