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SK海力士準備量產全球首顆HBM4晶片,預計2026年在HBM市占率仍達50%

瀏覽次數:1883|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茋郁 發表於 2025年9月1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SK海力士準備量產全球首顆HBM4晶片,預計2026年在HBM市占率仍達50%

韓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商SK海力士於9月12日宣布,已準備好量產其下一​​代高頻寬記憶體HBM4晶片,此舉使其領先競爭對手,並成為業界新的里程碑。

HBM憑藉其緊湊、高容量的體積和卓越的記憶體頻寬,成為AI訓練的首選記憶體。HBM4 是 HBM 標準的第四代重要版本,由於其採用2,048個輸入/輸出端子,使頻寬翻倍,而且其具備全新的電源管理和 RAS 功能。

最讓其吃驚的是,SK海力士在HBM4中實現了超過10Gbps的運行速度,遠遠超過了JEDEC標準運行速度8Gbps。

輝達預計於 2026 年下半年推出的下一代GPU平台Rubin中使用8顆SK海力士的12層HBM4晶片。由於SK海力士生產出更具優勢的HBM4,這使得三星電子和美光科技要追SK海力士的腳步,變得更不容易了。

例如:美光公司於2025年6月開始向客戶提供36 GB 12層HBM4堆疊樣品,且這些堆疊採用2048位元接口,頻寬約為目前 HBM3e 模組的兩倍,預計將於2026年某個時候開始量產。

同時,三星一直在努力使其HBM3e堆疊獲得輝達Blackwell加速器的驗證。至於HBM4則需要更多時間的突破。

近年來,隨著AI需求和資料處理的急劇增長,對高頻寬記憶體的需求也隨之激增,從而加快了系統速度。此外,隨著資料中心運作功耗的增加,確保記憶體的功耗效率已成為客戶的關鍵要求。SK海力士預計,頻寬和功耗均有所提升的 HBM4 將成為滿足客戶需求的最佳解決方案。

SK海力士表示,與上一代產品相比,HBM4的能源效率提升了40%以上,預計將AI服務效能提升高達69%,從而解決資料瓶頸問題,同時降低資料中心的能耗和成本。

在HBM4的量產方面,SK海力士採用了已被市場驗證可靠的先進MR-MUF堆疊方法和第五代1b、10奈米製程技術,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產風險。

MR-MUF製程在堆疊晶片之間注入液態保護材料,保護電路並使其硬化,從而提高散熱效率。該公司強調,這項技術對於確保HBM規模化生產的穩定性至關重要。如今即將建立全球首個HBM4量產系統,這讓SK海力士更能站穩在HBM龍頭的寶座。

業內分析師預測,SK海力士HBM4的售價可能比上一代產品高出60%至70%。隨著競爭對手三星電子和美國美光科技於2026年以後進入市場,價格才可能會逐漸下降。

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儘管競爭格局瞬息萬變,但其預計SK海力士仍將保持領先地位,到2026年有望佔據HBM市場約50%的佔有率。專家表示HBM4量產正為SK海力士於2026年帶來更大競爭力呢! (1051字;圖1)


參考資料:
SK hynix develops world’s 1st HBM4, ready for mass production. The Korea Herald, 2025/9/12
SK Hynix continues monster $80 billion rally as it readies next-gen chips for Nvidia. CNBC, 2025/9/12
SK hynix Completes Development of Next-Gen HBM4 Memory, Now In Full Mass Production: 10 Gbps Speeds With 40% Higher Efficiency. Wccftech, 2025/9/12



相關文章:
1. Lumex行動平台是Arm拋棄NPU,讓裝置上AI市場回歸CPU架構的大戰略
2. 特斯拉AI晶片戰略大轉向:放棄Dojo,AI5/AI6晶片成自駕與機器人新核心
3. VEU授權的終結:台韓如何應對中國設廠挑戰?
4. OpenAI也採用客製化AI晶片戰略,博通成為大贏家
5. 南部非洲關鍵礦產投資新契機:全球能源轉型下的戰略價值與挑戰
6. 韓美關稅衝擊下的出口博弈:韓國在AI浪潮與市場多元化中的挑戰與突破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