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南部非洲關鍵礦產投資新契機:全球能源轉型下的戰略價值與挑戰

瀏覽次數:1133|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25年9月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南部非洲關鍵礦產投資新契機:全球能源轉型下的戰略價值與挑戰

隨著全球加速邁向低碳經濟與淨零目標,對銅、鈷、鋰、鉑族金屬等關鍵礦產的需求持續上升。世界經濟論壇(WEF)與南部非洲開發銀行(DBSA)合作發布的新報告指出,南部非洲擁有全球近三成已知關鍵礦產儲量,然而目前吸引的探勘投資卻不到全球的10%。這種投資與資源潛力間的落差,不僅延緩了非洲自身發展,也威脅全球能源轉型的供應鏈穩定性。

報告強調,儘管南部非洲擁有豐富資源,但長期以來資金流動滯後。全球需求急遽上升的同時,該地區礦產產業仍以出口原料為主,缺乏附加價值鏈與工業化策略。專家警告,若沿襲過往開採模式,非洲將再次錯失將礦產財富轉化為社會經濟轉型的歷史機遇。

世界經濟論壇的研究團隊透過跨國專家諮詢,歸納出八大投資障礙,包括政策不確定性、投資風險、能源取得困難、交通運輸瓶頸、技術創新不足、工業化進度落後、人才缺乏,以及需求波動。這些挑戰彼此交織,使得投資者望而卻步,也讓地區礦業潛力無法充分發揮。

針對交通問題,報告提出「羅比托走廊」(Lobito Corridor)計畫作為範例,該計畫由歐盟、美國、安哥拉等多方資助,旨在建設與延伸800公里鐵路,將剛果民主共和國與尚比亞的礦產區連接至安哥拉羅比托港口。這項計畫不僅改善出口物流,也期望促進區域貿易,成為非洲融入全球供應鏈的重要跳板。

納米比亞於2025年啟動非洲首座工業級綠色鋼鐵生產設施,採用太陽能、儲能技術與綠氫,實現零碳排放製程。該廠初期年產能1.5萬噸,計畫於2030年前擴大至200萬噸。這不僅展示非洲推動綠色製造的潛力,也凸顯國際合作對技術與資金的重要性。

尚比亞身為全球第三大銅礦出口國,近年積極推動礦業政策改革,鼓勵外資進入並提升本地企業參與度。透過新法規與投資誘因,該國銅產量有望於2026年達到100萬噸,並在2031年前達到300萬噸,象徵區域礦業投資前景漸趨明朗。

目前南部非洲各國因爭奪外資,出現放寬環保標準、提供過度稅收優惠的「逐底競爭」。報告呼籲各國建立統一的區域框架,協調政策、共用基礎設施,並透過跨國合資企業共同發展產業價值鏈,從而提升談判力,擺脫僅作為原料供應者的被動角色。

非洲擁有世界逾半的鈷礦儲量與豐富的鋰、石墨資源,是電動車、儲能設備與風力發電機不可或缺的原料來源。若能解決基礎設施與政策問題,南部非洲有潛力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樞紐,推動經濟成長並提升國際話語權。

報告最終指出,南部非洲的礦產開發不應僅為滿足國際需求,更應成為促進區域經濟與產業升級的契機。透過政策協調、基礎設施投資與技術轉移,非洲有望擺脫資源依賴型經濟,實現永續發展。同時,這也將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穩定的礦產供應,形成互利共贏的新局面。(1053字;圖1)


參考資料:
WEF report urges investment in Southern Africa’s critical minerals. Energy Monitor. 2025/09/01
Urgent investment in Southern Africa’s critical minerals sought. TradeArabia. 2025/08/29
Securing Minerals for the Energy Transition: Finance for Southern Africa.  WEF. 2025/08/29
Urgent need to unlock investment in Southern Africa’s critical minerals to meet surging global demand: Report. DownToEarth. 2025/09/02

 
相關文章:
1. 韓美關稅衝擊下的出口博弈:韓國在AI浪潮與市場多元化中的挑戰與突破
2. 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從半導體戰略到國家資本主義的政策轉折
3. 監管主權或經貿穩定?歐盟在川普的數位稅威脅下陷入兩難
4. 美國關鍵礦產戰略新局:供應鏈重塑與澳洲角色崛起
5. Meta再一次重組AI團隊,專注研究、培訓、產品和基礎設施,成敗在此一舉
6. AI試點成功率僅5%,一旦AI未來一年仍不能兌現承諾,經濟將被拖累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