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前瞻技術脈動:智慧農業(202505)

瀏覽次數:86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 技術發展藍圖研析團隊 發表於 2025年10月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前瞻技術脈動:智慧農業(202505)

 
再生農業有望在土壤中捕獲更多碳,並幫助應對氣候變化   
科學家發現,土壤可以吸收部分人類活動所排放的碳,改良耕種方式,例如在冬季或收成季節後種植覆蓋作物,可使土壤始終保有植物活根,在大風雨來臨時不易流失。另外,農民應該輪番種植不同作物,並飼養牲畜,使植物可增加天然肥料,並有助於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人們應該持續探索新的耕作方式來利用並改良土壤,從而減少碳排放。   
參考來源:TA secret climate superhero lies beneath our farms Science. News . 2025/4/24Explores
               

延長農產品保存期限的新技術   
麻省理工學院(MIT)與新加坡MIT聯合研究機構(SMAR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利用可生物降解的絲綢微針將褪黑激素注入新鮮切割蔬菜的方法,從而延長其貨架壽命。這項技術能減少食品浪費,尤其在無法普及冷藏技術的地區,提供了一種替代或輔助冷藏的解決方案。研究發現,使用微針注入褪黑激素可使青菜如小白菜的保鮮期延長4天(室溫)至10天(冷藏)。這項創新方法能延緩植物的老化過程,減少其重量損失與葉綠素下降,提升作物的市場價值。未來,研究團隊計劃擴大此技術應用,並探索不同植物的激素效果,期望能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       
參考來源:A new technology for extending the shelf life of produce. MIT News. 2025/5/21   


重新定義熱敏植物:新模型可培育適應氣候的作物,保障糧食安全           
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綜合評論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重新定義了關於植物如何感知和響應溫度的先前理論,並開發了一種新的熱敏植物模型。他們發現植物透過分散的蛋白質和生物過程遺傳網路來感知和響應溫度,這對植物像人類一樣依靠單一內部「溫度計」來感知溫度的長期理論提出了挑戰。研究人員表示,了解植物如何自然地將溫度融入其生長和防禦系統,為精準育種和人工智能輔助方法增強作物的適應力打開了大門。透過這項研究,理論上設計出的作物將比世界各地已經在使用的基因改造作物更勝一籌,因為能準確地識別植物中哪些元素對溫度有反應,就可以更精確地對它們進行基因操作。產生客製化解決方案的具體操作組合,有點像是針對植物的個人化醫療,影響我們對農業未來發展的思考方式。(780字)
參考來源:Redefining thermosensing plants: New model could enable climate-tailored crops for food security. phys.org. 2025/6/13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