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即使將製造帶回美國並創造工作機會,但真正受益的是機器人而非人類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茋郁 發表於 2025年5月6日

圖、川普關稅即使將製造帶回美國並創造工作機會,但真正受益的是機器人而非人類
儘管美國川普總統實施其高度可變的關稅和貿易政策且將帶來暫時的經濟痛苦,但其強調這勢必會開啟美國工業的復興。不過,專家認為現實情況可能是數百萬台機器人將在新工廠工作,而不是為美國創造更多的人類就業機會。
現代汽車集團在喬治亞州Savannah附近投資76億美元新建的工廠正是這種革命的一個例子。該工廠擁有一批機器人在生產流程中建構汽車,然後移動車輛和零組件,以取代人為操作的堆高機或拖車之角色。甚至最後的檢查過程也是由波士頓動力公司著名的狗形機器人 Spot 的專門版本進行的。
管理顧問公司Oliver Wyman表示,雖然這種自動化確實會帶來巨大的前期成本,但它可以相當快地節省資金。其預估每輛汽車的勞動力成本可以降低100美元,如果你每年生產30萬輛汽車,那麼這可是一大筆錢。
來自研究小組Third Bridge的一項新研究表明「2025 年是人形機器人實現大規模生產的一年」。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新報告指出到2050年(僅需 25 年),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兆美元。
另外根據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認為,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達到18,000台。預計2030至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年出貨量將達到100萬台,年累計成長率高達88%。
該報告甚至估算了這些機器的成本,美國銀行指出人形機器人仍然不是標準規格產品,因此成本估算很難,但表示如果大多數零組件都在中國製造的話,到2025年底,典型人形機器人的總物料清單 (BOM) 成本(或硬體成本)應該達到每台35,000美元左右。
這些機器人產量預測,如果拉回到川普總統的關稅和美國製造業「黃金時代」的承諾,可以發現其真的相當複雜。川普總統對外國公司和美國公司施加的經濟壓力,據稱是為了推動更多公司在美國境內建立製造工廠。但目前關稅正在推動進口價格飆升,這可能會使美國機器人製造商的努力變得更加複雜。這也是馬斯克聲稱如果失去中國製造部分人形機器人零組件,其成本勢必會增加。
另有專家認為,機器人可能並不是真正實現美國製造業回流希望的答案,因為大量的時間、成本以及熟練員工的短缺將是自動化快速發展的障礙。
研究表明,雖然大多數美國人支持在美國增加製造業職位,但沒有人願意從事這些職位。因此機器人確實必須介入,也成為下一次復興美國製造的關鍵因素。
此外,隨著AI結合人形機器人逐漸走向現實,問題可能不再是人形機器人是否會改變世界,而是誰將製造它們,以及製造速度有多快。這或許不是川普關稅的初衷,可是卻是最關鍵的議題啊!(1120字;圖1)
參考資料:
Trump' s Tariffs Could Create Millions of U.S. Jobs—for Robots. Inc., 2025/05/01.
Morgan Stanley Forecasts $3 Trillion US Market For Humanoid Robots By 2050. MENAFN. 2025/05/02.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