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OpenAI以AI平台布局全球:從美國政府合作到國際基礎建設擴張的企圖

瀏覽次數:140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25年8月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OpenAI以AI平台布局全球:從美國政府合作到國際基礎建設擴張的企圖

美國人工智慧公司OpenAI宣布,與美國總務署(GSA)合作,將旗下ChatGPT Enterprise(企業版)以象徵性的一美元價格,提供給聯邦行政機構使用一年。此舉標誌著美國政府首次大規模導入生成式AI技術,並藉此提升公共行政效率、簡化流程與增進服務速度。OpenAI表示,這是幫助政府機構更有效服務大眾的重要一步,也象徵AI正式進入政策執行與基層行政的核心場域。

為了強化聯邦員工對AI工具的信心,OpenAI除了提供ChatGPT Enterprise還建立了專屬的政府使用者社群,並加碼提供進階語音模式(Advanced Voice Mode)60天試用。此外,OpenAI特別強調,其平台不會利用聯邦使用者的資料訓練模型,以維持資料隱私與安全性。透過這些措施,OpenAI不僅展示其商業工具的安全性,更以實際應用示範 AI 如何支援公共決策與行政效率提升。

OpenAI與美國政府的合作並非首次。早在今年稍早,美國國防部便與OpenAI簽訂了一份高達2億美元的合約,將生成式AI引入軍事應用,包括軍人醫療行政作業與資安防護系統。這代表著AI不僅是效率工具,更可能成為國安戰略的一環,進一步催化聯邦政府各部門對AI的需求與依賴。

此次與GSA的合作是OpenAI推出「OpenAI for Government」倡議的一部分,並呼應美國政府近期所推動的AI行動計畫。美國總統川普所提出的「Stargate」計畫,即承諾投入高達5,000億美元於AI國家基礎建設中OpenAI亦擔任其中關鍵角色。此計畫意在將美國建構為全球AI中心,確保其在此領域的主導地位不被動搖。

除美國本土應用外,OpenAI也推動名為「OpenAI for Countries」的全球化策略,協助其他國家建置本地AI數據中心,並提供客製化版本的ChatGPT。這些合作案強調與當地資本共同出資建設,顯示OpenAI不僅是工具提供者,更是AI主權協助者,其意圖打造類似「數位基建外交」的全新模式。

在國際市場方面,OpenAI亦面對來自中國AI公司DeepSeek的競爭DeepSeek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強大模型,逐步侵蝕全球市場,對美國AI巨頭造成壓力。OpenAI的國際策略被視為對此挑戰的反制,確保美國不在下一波AI技術革命中失去領導權。

OpenAI 指出,自2024年以來,已有超過90,000名來自3,500多個美國各級政府機關的用戶,在ChatGPT平台上發送了超過1,800萬則訊息,顯示AI工具已成為公共部門日常作業的一部分,並迅速融入行政流程中。這些數據不僅證明技術可行,也強化了AI在政策執行中的實質角色。

為了因應政府部門對資料保密與合規的高標準,GSA對ChatGPT Enterprise 頒發了「使用授權」(ATU),證明其已通過相關的安全與規範審查。這種由官方背書的合規性架構,為未來其他國家推動公部門AI應用提供參考典範,也替 OpenAI拓展公部門市場掃除障礙。

OpenAI的戰略布局,不僅止於技術輸出,更觸及數位治理與國家政策設計層面。透過與政府合建基礎設施與資料中心,其角色正從科技公司轉化為「數位國力的參與者」。這樣的轉型趨勢,勢必將啟發其他科技業者重新思考其在國際政治與政策中的定位。

OpenAI透過與美國政府及全球國家合作,正試圖建立一個以AI為核心的全球治理新秩序。從提供政府員工使用的工具,到興建跨國資料中心,再到面對中國競爭者的策略部署,OpenAI的企圖不再只是一間創新公司,可能是更進一步成為全球數位秩序的建構者與規則制定者,而這場技術與治理交織的博弈,才正要開始。(1217字;圖1)


參考資料:
OpenAI is giving ChatGPT to the government for $1. CNBC,2025/08/06
ChatGPT Enterprise For $1. Barron’s,2025/08/06
OpenAI rolls out $1 ChatGPT offer in US. Mobile World Live,2025/08/06
U.S. government gets a year of ChatGPT Enterprise for $1. Japan Today,2025/08/07


相關文章:
1. 
先施壓、後談判:美國關稅新政下的全球賽局與台灣挑戰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