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美中難解除敵對狀態 中國半導體國產化進程續加速

瀏覽次數:75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劉佩真 發表於 2025年10月14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美中難解除敵對狀態  中國半導體國產化進程續加速

儘管美國對中國祭出高額對等關稅後,兩方後續仍有接觸或協商,但可預期結果終就難以回到2025年4月2日前,況且美中兩國也難以解除敵對狀態,在此情況下,中國半導體業力拼自主可控的趨勢將是相當明確,畢竟當前美國對中關稅政策不斷變化,疊加晶片管制不斷趨嚴,不確定性增強,故對岸意識到半導體各領域領域的在地化生產重要性逐日提升,國產替代的進程不斷加快,也讓國際市場對於中國國產各項晶片設計、製造、封測的實現全面性進口替代時程提早的憂慮加深。

隨著美中兩強對抗的局面持續加劇,勢必更為加深中國半導體業力拼自主可控的決心與速度,即鍛造扮演重要戰略物資的自主鏈核來強化供應鏈戰略,特別是半導體設備與材料、類比晶片、射頻模組、國產算力、記憶體、成熟製程等細分領域等環節;而美中關稅博弈未定,全球貿易摩擦或加劇,若此過程中對岸半導體產業國產化進程進一步加速,或是大量將中低階晶片、成熟製程產能傾銷於海外,進一步掀起紅色供應鏈所帶來的價格戰,此也將是我國半導體業需留意的現象,顯然除面臨美國覬覦台灣半導體業先進製程的高度競爭力之外,中國本產業力拼自主可控當先的情勢,我國產業界也不容忽視。


不論美國是否已將AI視為關稅戰談判時的重點之一,中國都深切體會AI晶片中長期勢必將以國產替代為主要趨勢,主要是避免供給端的部分持續遭受到美國AI晶片政策的更迭
2025年4月中旬美國政府已要求Nvidia和AMD等尖端晶片廠商商向中國市場銷售尖端晶片,必須獲得美國頒發的許可證,而針對美國政府決定對Nvidia對華出口的H20晶片,黃仁勳執行長表示美國政府加強晶片出口管制已對Nvidia業務產生重大影響,僅是Nvidia目前所面臨的出口管制問題,恐無法透過與中國協商解決,決定權仍在美國川普總統;爾後雖然川普統放行Nvidia H20等降規版產品可輸中,但後續缺遭到中方以資安疑慮進行阻擋,甚至中國對於Nvidia發起反壟斷調查,顯然中國一方面期望本土AI晶片公司能加速國產化,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中國期望Nvidia可提供中國B30A等較高等級的AI晶片。

值得一提的是先前拜登總統所發布的《人工智慧擴散框架》,其主要是將AI晶片出口將全球國家分為三級,該框架或標誌著拜登政府四年來為阻止中國獲取可能增強其實力的先進晶片,並維持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地位;不過對此美國川普總統有不同的看法,商務部發言人表示,拜登政府對於人工智慧的規則過於複雜和官僚,會阻礙美國創新,我們將用一個更簡單的規則來取代它,釋放美國的創新能力,確保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主導地位。也就是可預料美國在與各國進行對等關稅談判時,有機會納入AI晶片出口進入協商內容,但預期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家仍是會採取較為嚴格的管制,反觀對於中東、東南亞、其他國家等則有機會大幅輸出Nvidia、AMD、Intel等GPU晶片,或美國雲端運算業者的自研晶片,藉此擴張全球以美系為主的AI生態系。

整體來說,且不論美國是否已將AI視為關稅戰談判時的重點之一,中國都深切體會AI晶片中長期勢必將以國產替代為主要趨勢,主要是避免供給端的部分持續遭受到美國AI晶片政策的更迭;有鑑於此,華為AI晶片的發展潛力確實值得留意,畢竟華為雲在系統工程設計、光互聯、網路架構及軟體適配方面持續優化,使CloudMatrix384能夠在超大規模集群中實現更高效的算力利用,進一步強化在全球AI基礎設施競爭格局中的整體競爭力,甚至企圖在美國封鎖Nvidia H20出口至中國後,期望接收其遺留下來的版圖,Nvidia也將華為喻為全球科技業者中最難對付的廠商之一。


中國除了美國採取積體電路原地產的反制動作外,政策也支持業者整合購併
面對美中科技戰,中國也採取反制動作,即工信部發佈《電子資訊製造業穩增長行動方案》,要求企業提供晶圓流片地證明,規範產業鏈管理,此新規定將對Intel、Global Foundries、TI、ADI以及在美國生產晶片的晶片設計商造成重大影響,對於中國半導體業者則較為有利,畢竟對岸將以拉升國產化率為主軸,其餘則是由台灣、韓國等半導體業者來承接轉單。除此之外,中國計畫整合200餘家半導體設備企業至10家核心企業,以提升國產供應鏈能力,目標將設備國產化率從40%提升至2030年的70%,顯然中國官方對於半導體行業實施整合與政策支持並行的態度;不過雖然可預期未來對岸半導體業朝向自主可控供應鏈的發展趨勢確立,但因部分關鍵的設備或材料、EDA、核心關鍵晶片、先進製程仍掌握於美系業者手上,故中國技術要突破仍待時間。(1964字;圖1)

作者資訊:
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院士


參考資料:
電子行業週報:關稅影響下的自主可控持續關注。華安證券,2025/4/21
電子周跟蹤: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堅定看好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等板塊。山西證券,2025/4/23
半導體行業研究週報:重視自主可控催化+週期邊際復甦加碼下的半導體板塊機遇。天風證券,2025/4/30
電子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晶圓技術攻堅與供應鏈自主化-突圍“矽屏障”。金元證券,2025/4/30
AI晶片廠商業績增長顯著,關稅摩擦加速半導體國產化進程。東海證券,2025/5/9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