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在AI和半導體建廠區域化趨勢下,未來三年半導體晶圓設備支出將達3740億美元

瀏覽次數:110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 友子 發表於 2025年10月14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在AI和半導體建廠區域化趨勢下,未來三年半導體晶圓設備支出將達3740億美元

根據SEMI的最新研究,晶圓廠區域化以及資料中心和邊緣裝置對AI晶片需求的激增下,預計2026年至2028年,全球12吋晶圓廠設備支出將達到3,740億美元。這一趨勢凸顯了各主要地區透過在地化產業生態系統和供應鏈重組,期望能夠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的決心正在全球各地擴散開來。

細分到不同年份來看,預計2025年全球12吋晶圓廠設備支出將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比起2024年成長7%。2026年,年支出將成長9%,達到1,160億美元,2027年只成長4%,達到1,200億美元,2028年將成長15%,達1,380億美元。

基本上,全球策略性投資與合作正在推動穩健、先進製程的供應鏈,並加快下一代半導體製造技術的部署,12吋晶圓絕對是重中之重。

根據 SEMI 預測,邏輯和微電子領域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以 1,750 億美元的總投資額引領設備支出。晶圓代工廠將成為支出的主要驅動力,尤其是在 2 奈米以下製程的產能建設方面。

推動成長的關鍵技術包括兩項對 AI 工作負載至關重要的技術,分別是環繞閘極 (GAA)架構,以及背面供電技術。因為這些技術對於提升晶片效能和功耗效率,以應對日益苛刻的AI工作負載要求。

更先進的1.4奈米製程技術將於2028至2029年實現量產,部分支出將集中在這一領域。此製程節點有望推動邊緣裝置和AI在汽車電子、物聯網應用、機器人的大幅成長。

除了先進製程之外,所有製程和各種電子設備的需求預計將大幅成長,從而推動成熟製程設備的投資。

同時,記憶體將成為設備支出成長第二快的領域,三年內支出將達到1,360億美元。預計三年內DRAM相關設備投資將超過790億美元,因為AI訓練需要更大的資料傳輸頻寬和極低的延遲,從而顯著提升了對高頻寬記憶體(HBM)的需求。至於3D NAND投資也將達560億美元。

其他主要投資將來自類比IC相關設備領域,三年內設備支出將達410億美元,化合物半導體設備支出將達270億美元。

以銷售額觀點來看,半導體產業是具備周期性的,因此整體成長率即使會放緩,但SEMI預測到2030年該產業的銷售額將超過1兆美元。到那時,SEMI預計AI半導體的佔有率將接近50%,約為5000億美元。也就是說,未來AI半導體是全球半導體廠商佈局的重心。

SEMI認為AI推理將不再局限於資料中心,而是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擴展到雲端和邊緣運算,這將進一步帶動AI晶片的需求,所以其預測未來兩年,與AI和高效能運算(HPC)相關的新設備的投資將成長 45%,到2030年將成長55%。(1040字;圖1)


參考資料:
SEMI Reports Global 300mm Fab Equipment Spending Expected to Total $374 Billion Over Next Three Years. Semiconductor Digest, 2025/10/8
SEMI forecasts $1tn semiconductor market by 2030. Electronics Weekly, 2025/10/9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