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應用加速落地、主權AI興起 帶動全球算力旺盛
隨著Chatbot、Agents等應用加速落地,推理算力需求將持續增加,同時在美國拜登總統時期的AI擴散規則遭到川普總統取消後,各國主權AI需求也將進一步湧現,全球算力需求仍將旺盛。值得一提的是,Chatbot和Agents應用加速落地是當前 AI 發展中最顯著的趨勢之一,也由於隨著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用戶量越來越大,對低延遲、高效率推理算力的需求將呈現指數級的增長格局,此將促使晶片製造商、雲服務提供商等加速投資相關基礎設施;另一方面為滿足實時性要求和數據隱私考量,部分推理任務將逐漸從雲端轉移到邊緣運算(如智慧型手機、物聯網設備、自動駕駛汽車等),代表對能效高、體積小的專用AI 晶片的需求也將大幅增加。
至於在主權AI的興起,則與美國政策上的轉變有所關聯,也就是2025年5月中旬美國商務部宣布正式撤銷前總統拜登政府制定的「人工智慧擴散規則」(AI Diffusion Rule),該規則原訂於5 月15 日生效,限制美國製AI 晶片對部分國家與地區的出口,而該政策取消後象徵川普政府持續推翻其前任的對外科技政策,並將重新擬定一套以國對國談判為基礎的AI 出口戰略,特別是也明確指出全球任何地區若使用華為Ascend晶片,均屬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顯示其政府意圖大幅調整美國在AI技術輸出上的全球布局,更意謂在與中國的關稅與科技競爭進入關鍵階段之際,美國AI技術出口政策正成為國際談判桌上的關鍵籌碼。
而主權AI逐步受到各種重視,主要係因AI已被許多國家視為繼核武器之後的下一代戰略性技術,其重要性涉及國防、情報、關鍵基礎設施管理、甚至社會治理;各國也深知不能完全依賴他國的AI技術和算力,否則在國家安全和關鍵領域將面臨潛在風險;同時除了安全考量,AI 也是未來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擁有自主可控的AI產業鏈,從晶片設計、軟體框架、模型開發到應用部署,對於提升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至關重要;甚至各國越來越重視數據主權,不希望本國敏感數據在境外伺服器上被處理,故促使各國政府期望建立本地的AI基礎設施,以確保數據的安全和合規性。綜合上述可知,地緣政治的考量促使各國將AI視為國家戰略核心,紛紛投入資源建立自主可控的AI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劇對算力的爭奪。
而美國川普總統的中東行則是當地借助美方之力建立主權AI的最佳範例,其中最為亮眼的是沙烏地阿拉伯AI公司Humain宣佈與Nvidia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預計在未來五年將建設一座由數十萬塊最先進NvidiaGPU驅動的AI工廠,首個部署階段Nvidia將向Humain出售1.8萬顆Blackwell晶片,而AMD也與Humain達成合作,為Humain的資料中心提供晶片和軟體,專案耗資100億美元;另外阿聯與美國政府同意建立“美阿人工智慧加速夥伴關係”框架,主要包括阿聯人工智慧巨頭G42每年將獲得50萬顆Nvidia頂級晶片進口配合,其中20%用於G42自身GPU雲和資料中心建設,且G42將與美國合作夥伴共建5GW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園區。事實上,有鑑於北美超大規模企業自有資金投資AI壓力逐步增大,另一方面電網、能源也正成為美國AI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挑戰點,因而中東地區能源與資本的協同效應將成為破解美國AI基建瓶頸的關鍵,雙邊的合作可望進一步提振全球AI晶片及AI基礎設施的需求預期。
若以台灣目前在AI的發展方面,延續先前2018年的「台灣AI行動計畫」及「台灣AI行動計畫2.0」(2023-2026年),國科會2025年中旬則提出AI新十大建設,強調落地應用,聚焦於主權、永續、安全、行動等四大關鍵領域,目標是打造具備國際影響力的AI創新生態系,尤其著重於百工百業智慧轉型所需的AI應用核心技術,並透過人才培育,鞏固台灣AI核心技術的競爭力。不過我國目前在AI的發展重心仍是在硬體部分,也就是台灣在全球AI產業鏈中扮演著極其關鍵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上游的AI晶片與關鍵零組件製造核心、中游的AI伺服器製造與組裝,至於下游的AI軟體與應用服務正在逐步發展中;同時因應目前AI的潮流,以及我國在AI相關供應鏈佔有全球制高點地位的優勢,全台AI產業聚落也逐步成形,橫跨北中南等地區,尤其是Nvidia新辦公室選址坐落於北士科,將可帶動台北科技廊帶。(1773字;圖1)
作者資訊:
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