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生成式AI與人類創作者間的版權界線

瀏覽次數:17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謝欣妤 發表於 2025年11月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生成式AI與人類創作者間的版權界線

在生成式AI工具不斷推陳出新的當下,影像創作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最近,OpenAI推出新一代影像生成軟體Sora 2,引發全球技術和創意產業的高度關注。然而,這項技術的驚人表現卻在日本動畫界掀起一番爭議。

Sora 2從文字到影像的演進
OpenAI 推出的全新影像生成模型 Sora 2,在物理精準度、可控性與真實感上較初代版本大幅提升,能更準確模擬現實世界的動態與物理法則。無論是奧運體操三連跳或滑板後空翻等高難度動作,皆能生成連貫流暢、幾近真實的畫面。除了以文字生成影片外,Sora 2 亦可結合現實影像素材進行創作,AI 能即時學習人物、場景或物件的特徵,將其自然融入影片中,展現出電影級的真實感與靈活度。

其模型的訓練資料來源多元,涵蓋公開網路資訊、與第三方合作取得的資料,以及使用者生成內容。在安全防護層面,Sora 2整合了GPT-4o影像生成與 DALL·E的防護機制,針對文字與影像輸入進行嚴格審查與過濾。同時導入C2PA內容溯源技術,為生成影像附加可驗證的詮釋資料,並在輸出影片中嵌入浮水印,以確保內容來源的透明度與真實性。


生成式AI與版權的拉鋸
Sora 2的問世象徵生成式影像技術邁入新階段,卻同時揭開了創作自由與著作權之間的灰色地帶。許多使用者開始以熱門動畫為靈感生成影片,由於這些作品的視覺元素與繪圖風格與日本原創動畫高度相似,外界開始質疑Sora 2的訓練模型是否涉及未經授權的素材。

面對此問題,日本出版業者普遍主張:AI 技術的創造力應建立於尊重原創的前提之上。業界呼籲生成式AI軟體開發商應提出具體的著作權保護與透明機制,並完善「選擇排除 (opt-out)」制度,以確保創新不以侵權為代價。整體爭議反映出生成式AI的核心挑戰,即如何在推進技術革新的同時維護原創者和產業的永續發展。


制度缺口與法律回應
事實上,目前多數生成式 AI 供應商採取的是「選擇排除(opt-out)」制度,意即只要著作權擁有者沒有主動聲明排除,其作品內容便可能自動被納入AI的訓練資料庫中。這與傳統由創作者主動授權的「選擇加入(opt-in)」機制正好相反。此做法讓AI公司在蒐集資料時擁有更高的主動權與彈性,但也引發外界對「未經明確同意即被使用」的疑慮,成為當前版權爭議的核心焦點之一。

面對此現況,日本文化廳早在今年七月底頒布《人工智慧技術研究開發及應用促進法》,明確規範AI 開發者、提供者與使用者在資料蒐集、生成內容及商業利用過程中,應遵守法律責任與風險評估原則。

其中,日本著作權法第30條之4規定雖允許「為資訊分析或機器學習目的」的複製可免於事前授權,但若AI生成的內容超出研究範圍、高度依賴原作或特定針對某創作者作品進行額外訓練,則可能構成侵權。此外,若 AI系統開發商明知模型經常生成與現有作品極度相似的內容而未加防範,也可能被追究法律責任。

儘管當前OpenAI對此尚未做出任何回應,但相關議題已逐漸蔓延開來。Sora 2的出現不僅象徵影像生成技術的進步,卻也為創作者和著作權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這場爭議對於日本而言不僅是技術議題的考驗,更被視為文化主權與產業永續的重要課題。(1195字;圖1)


 
參考資料:
Studio Ghibli and other Japanese publishers want OpenAI to stop training on their work. TechCrunch, 2025/11/3
Sora 2 隆重登場。OpenAI,2025/9/30
Sora 2 System Card. OpenAI, 2025/9/30
生成式 AI 於著作權法上之 法律問題研究 -以日本法制之考察為中心。司法新聲,2024/11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