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企圖收購Marvell,以實現Arm公司成為AI晶片大廠的野心
科技產業資訊室 - 茋郁 發表於 2025年11月10日

圖、軟銀企圖收購Marvell,以實現Arm公司成為AI晶片大廠的野心
軟銀在AI硬體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的雄心壯志又迎來了新的轉折。彭博社報導,孫正義領導的軟銀集團於2025年稍早曾考慮收購Marvell,這筆交易一旦完成,預計將成為半導體產業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案,改寫產業歷史。
其實,孫正義多年來一直在關注Marvell,並將其視為軟銀控股的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 Holdings的策略互補性的公司。儘管雙方在估值條款上存在分歧,談判最終破裂,但鑑於孫正義持續致力於建立AI時代的硬體基礎架構,收購意向可能會再次燃起。
在執行長Matthew Murphy的領導下,Marvell主要設計用於資料中心的晶片,為雲端運算和AI提供支援。Marvell 在截至2025年8月2日的季度中創下了20億美元的營收紀錄,但其業績展望低於投資者預期,使其承受了壓力。
儘管Marvell擁有包括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和微軟在內的強大客戶群,但是相對於競爭對手博通獲得OpenAI新客戶來說,其似乎仍欠缺抗衡的力量,以帶來顯著的成長動能。
軟銀於2016年收購了Arm,並於 2023 年將其上市,同時保留了近 90% 的股權。如今孫正義和Arm執行長一直在研發自己的AI晶片,並希望2026年推出。這使得2025年3月,軟銀同意收購半導體設計公司Ampere Computing,強化在資料中心設備生產處理器的能力。
因此,企圖收購Marvell將是軟銀一系列旨在拓展其在AI基礎設施領域影響力的投資中的最新一筆。一般相信,軟銀為了追求AI,勢必會持續採取收購戰略,以達成其目標。
對於軟銀而言,將Marvell和Arm合併到同一家公司旗下,預計將在客製化AI晶片市場打造一個能夠與輝達、超微、博通和高通抗衡的強勁對手。然而,鑑於美國政府一直致力於將先進半導體資產控制在美國境內,即便孫正義與美國總統川普關係友好,這樣的交易仍將面臨嚴峻的監管障礙。
Arm與Marvell的合併也可能面臨反壟斷審查。美國、歐洲和中國的監管機構迫使輝達放棄了在2020年收購Arm的計劃,而高通公司在2018年因中國反壟斷機構拒絕批准而終止了對恩智浦半導體的收購要約。從公司文化和管理架構來看,兩家公司似乎尚未達成一致共識,這也是Arm和Marvell的挑戰。
軟銀進軍資料中心領域的步伐已遠不止於簡單的併購。例如:軟銀還在與 OpenAI 和 Oracle 合作推進其價值 5,000 億美元的 Stargate 項目,旨在美國建立下一代資料中心。但「Stargate」計畫的推進速度卻低於預期,部分原因是各方在資料中心選址問題上存在分歧。
總之,即使AI產業存在許多挑戰,但是孫正義絕對會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AI王國,其不想在未來幾年之後,成為落後的一族。這大概是現在所有大科技廠商都積極投資AI的緣故吧!(1131字;圖1)
參考資料:
SoftBank Said to Have Weighed Potential Takeover of Marvell. Bloomberg, 2025/11/6
Could Marvell get a buyout bid? Here’s why a SoftBank deal might make sense. Market Watch, 2025/11/6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