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固態電池發展,特斯拉不看好應用在電動車上,但SK On卻認為是超越中國電池的關鍵武器
對於固態電池能否運用在電動車上,如今呈現兩種不同觀點的言論。如今特斯拉似乎對於固態電池在未來幾年內,不會成為旗下電動車電池帶來極大的信心,因為無論是松下或者是寧德時代(CATL)都不認為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但是韓國電池大廠SK On卻表達了樂觀的態度。該公司認為,固態電池時代的到來,肯定會首先應用於其已經擁有技術優勢的軟包電池(Porch Cell),而且可能是擊敗中國電池廠的利器。
對於固態電池,松下認為固態電池僅適用於無人機或電鑽等小型作業工具,而不適用於電動車中那種體積龐大的電池組,因為即使未來幾年能夠研發出用於電動車的固態電池,其價格將高得嚇人。
松下指出,固態電池未來一段時間將屬於一種利基型產品,不會像近年來媒體或產業宣傳的那樣,成為電動車產業變革的驅動力。
汽車製造商為了追逐固態電池,試圖用固態電解質取代了傳統鋰離子電池組中的液態電解質。固體電解質可以由聚合物、硫化物、氧化物或陶瓷類材料製成。理論上來看,其收益是令人矚目的。固態電動車電池有望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電速度、更長的使用壽命以及顯著提升的熱穩定性。
然而,固體電解質製造成本非常高昂,因此,作為首家押注固態電池的大型汽車製造商豐田,其僅預計將固態電池用於Lexus品牌的豪華電動車之上。
另一家特斯拉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在談到固態電池時也相當謹慎。過去十年來,該公司一直在深入研究這項技術,甚至已經準備好進行試產原型,但也警告稱,這種昂貴的固態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可能仍需數年時間。
這兩家公司都舉例,從半固態電池即可推出全固態電池發展途徑的端倪。例如:中國電池製造商在半固態技術方面已經處於領先地位,搭載半固態電池組的蔚來電動車已經在中國道路上行駛,但其成本也高得令人望而卻步。根據蔚來汽車稱,其150千瓦時的半固態電池組一次充電可驅動其ET9轎車行駛超過600英哩,但成本太高,因此蔚來汽車目前只是將其出租用於夏季長途旅行。
可是SK On正致力於透過浸入式冷卻技術改善熱管理,該公司計劃不僅將這項技術應用於電動車,還將應用於其客戶建構的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和儲能系統。即使固態電池成本高昂,但是SK On有信心能夠突破技術,並與美國福特公司合作之下,尋找到突破中國霸佔電池產業的一項武器。到那時候,就可以成為美國反攻電動車的利器了。(949字;圖1)
參考資料:
Solid-State Batteries May Be A 'Weapon' To Beat China, SK On Says. InsideEVs, 2025/08/06
Tesla supplier Panasonic spurns solid-state batteries as ‘niche’. Financial Times, 2025/08/05
相關文章:
1. 建構人形機器人不是只有AI軟體,具硬體之實體智慧將成為其蛻變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