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教室裡的AI革命?韓國850億美元教科書案的四個月試驗

瀏覽次數:30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謝欣妤 發表於 2025年10月3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教室裡的AI革命?韓國850億美元教科書案的四個月試驗

人工智慧的崛起為正重塑教育現場的樣貌。南韓作為全球科技發展先進國家之一,積極推動教育數位化與智慧轉型。長期以來,教育被視為南韓經濟成功的基石,使其在高等教育普及率和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中名列前茅。然而,韓國的教育體系正面臨升學競爭激烈、學生人數銳減、教師專業職能轉變及線上學習需求攀升等挑戰,使現行教育模式難以為繼。因此,韓國政府近年推出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教育改革,期望藉由技術導入以提升學習效率,並減輕師生負擔。

從教育創新到政策撤案
2023年6月,韓國前總統尹錫悅為實現人工智慧的適性教學,宣布推動AI數位教科書(AI Digital Textbooks,簡稱AIDT)計畫。旨在結合人工智慧與學習分析技術打造出「互動式數位教材」,教師可透過平臺檢視學生學習成效與弱點,系統則能根據學生的個別程度和興趣動態調整題目和教材,並提供即時回饋。

2024年年底,南韓政府針對各公司所開發的AI教課書進行審查,收到來自21間公司共計146份AIDT教材,最終有12間公司,共76份教材通過認證,並於隔年3月正式於學校開放使用。政府為此投入超過 5300 億韓元經費,用於教師培訓、設備採購與網路基礎建設。

AIDT計畫如期於2025年3月正式上線,並逐步導入於數學、英語和資訊等學科中,期望透過個人化學習以減緩師生負擔和教育落差。然而,技術導入後問題頻傳,如經常出現教材錯誤、學習平臺當機、學生隱私外洩等情形。今年7月,韓國國會教育委員會通過修法,將AI數位教科書降級為「教育資料」,補助款項也從中央支援轉為各校自籌,意味著AIDT計畫幾近終止。


現場反彈與學生困惑
一名來自濟州島的高三學生表示:「起初聽聞此計畫時感到相當新奇,但在實際使用後卻相當失望。」由於平臺不穩、教材出錯,導致課程延誤,再加上長時間注視著筆電,專注力反而下降,導致學習進度大幅落後。而此現象並非個案,越來越多學生及家長對此計畫表達不滿,批評教材出錯率高、隱私安全問題出現,同時增加了學生螢幕使用時間,對學習與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AI數位教科書的推行成效不如預期,採用率由第一學期的37%大幅下降至第二學期僅19%。雖然開發商強調系統遵守國家資安規範,並未蒐集或儲存學生個資,並否認造成「螢幕成癮」,主張學生早已熟悉電子設備,數位教材反而能提升專注力。然而,操作不便、學習成效有限、教師支援不足等問題,使其政策面臨嚴峻考驗。前韓國教育部政策顧問李教授認為:「AI應先在課後練習或作業中進行試點,再逐步導入課程中。」


AI教育的下一步
在補習班與私人家教盛行的韓國,AI數位教科書原被寄望能縮小教育落差、改善學習效率,卻因政策倉促與審查不足最終功虧一簣。過度政治化的政策推動、教師培訓不足與資料安全疑慮,使AIDT成為一場昂貴的實驗。儘管如此,AI進入教室仍是不可逆的趨勢。教育的核心不在於取代,而在於「協作」,科技應輔助教師,而非支配課堂。韓國的經驗提醒全球:教育數位轉型的成功,不取決於技術的先進程度,而在於人如何理解、調整並運用科技。(1188字;圖1)


參考資料:
韓國 AI 課本的治理警示:讓教育轉型失速的 8.5 億美元計畫。TechOrange,2025/10/22
AI 取代教師還沒到!韓國 AI 教材上路 4 個月後喊卡。INSIDE,2025/10/17
AI-powered textbooks fail to make the grade in South Korea. Rest of world, 2025/10/15
AI교과서 첫 검정 심사 통과율 52%…21곳 중 12곳만 합격. 뉴시스, 2024/11/29
Teachers are leading an AI revolution in Korean classrooms. WORLD BANK BLOGS, 2024/10/30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