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歐洲正尋求對策,從美國和中國之間尋找到布局AI產業的主導性

瀏覽次數:16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 茋郁 發表於 2025年11月4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歐洲正尋求對策,從美國和中國之間尋找到布局AI產業的主導性

從加拿大到韓國再到中東,各國政府都在瘋狂調配資源,以避免將AI市場拱手讓給美國和中國,歐洲當然也不例外。

但與大多數地區一樣,歐洲尚未證明其擁有在AI產業各個領域與美國和中國進行競爭所需的技術和資金。許多專家認為歐洲公司有潛力銷售AI應用程式、雲端服務和軍事技術。然而,人們對歐洲低迷的經濟是否能夠在開發支撐AI軟體的先進運算晶片,或者尖端大型語言模型的全球競爭中,獲得足夠支援存在重大疑慮。

輝達的黃仁勳一直是「主權 AI」的堅定倡導者,歐洲似乎也受到其影響。例如:2025年9月,SAP 宣布了一項主權計劃,旨在透過與OpenAI合作,提供在德國製造、為德國服務的 AI 解決方案。

如今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的AI雲端供應商Nebius與微軟簽署了一份價值高達190億美元的合約。德國新創公司 Black Forest Labs 致力於開發AI影像生成工具,目前已與xAI和Meta達成合作。至於Mistral,最近從ASML和其他投資者籌集了資金,估值達117億歐元,鞏固了其作為歐洲頂級AI模型廠商的地位。

這些公司的崛起,是想確保歐洲不會像當年錯失搜尋引擎、電子商務、社群媒體、智慧型手機和雲端運算的那樣,進而錯失AI崛起的機會。

除此之外,想要興建取代輝達的動力也在歐洲發芽。英國晶片新創公司Fractile 表示,沒有自己的半導體公司的國家「有可能成為附庸國」。

歐洲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不僅源自於關稅,也源自於對美國服務隱私和安全的擔憂。新興的「歐洲堆疊」(Eurostack) 政治運動主張,歐洲實體應該依法購買本土技術服務。法國如今承諾斥資1,090億歐元興建資料中心和設備,並定期推廣Mistral和Pigment等新創公司。

儘管如此,但是歐洲的公共和私人投資規模卻無法與美國相比。美國最大的幾家科技公司於2025年預計將投入3,440億美元,主要用於AI資料中心建置。而歐盟的長期AI投資計畫則要求總支出比這少約1,000億美元。

即使是歐洲最大的軟體公司SAP,也跟不上美國的投資狂潮。此外,SAP在主權AI方面也搖擺不定。他表示,歐洲應該堅持自己的優勢:專注於推廣AI軟體和應用,而不是全面性想要取代美國科技公司的角色。例如:歐洲似乎不能夠脫離對輝達AI晶片的依賴。這也是為什麼英國位於Bristol的新型超級電腦正在與輝達合作建造。輝達也還與德國和義大利的雲端運算項目達成了協議。

即使如此,歐洲還是必須投資超級工廠,尋求美國以外的備胎方案。例如:德國最大的零售商Schwarz集團計劃在未來幾年向其新興的雲端服務投資110億歐元,並正在競標開發歐盟的超級工廠。馬克宏也選擇了英國供應商Fluidstack 來開發一座千兆瓦級超級運算設施,並希望在明年初動工興建新創公司的首個資料中心。

總之,即使歐洲抵不過美國和中國,其往主權AI之路仍要邁開,否則未來前景將變得更糟糕啊!(1181字;圖1)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